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大足:水库“鱼王”是这样诞生的

2023-08-08 17:18:05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方向/文 欧柚希/摄

▲大足区珠溪镇玉滩水库生态花鲢鱼

7月6日上午,重庆大足区宝溪镇村民杨朝炳带着工具,来到玉滩水库的堤坝上,熟练地做起了他的“手工活”——编织一张百米渔网。玉滩水库作为供应大足区、荣昌区的重要饮用水源地,平日是不允许钓鱼和捕鱼的,但一年有夏、秋两季,村里开设了捕鱼节,届时有上百村民在这里争夺“鱼王”,杨朝炳提前数月连日赶工,就是在为捕捉“鱼王”做准备工作。“去年那只40斤重的青鱼就卖了5万元。”杨朝炳说。

大足区珠溪镇党委副书记、渝福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钟光荣向记者介绍,玉滩水库是长江流域沱江水系濑溪河中上游的大型水库,跨越大足珠溪、龙水、宝兴、三驱四镇,水域面积14415亩,总库容1.496亿立方米,是一级饮用水源地。“1958年与龙水湖一起修建,当时作为战备水库,直到2007年开始扩建。”钟光荣说,珠溪镇紧靠玉滩水库,村民靠着这口水吃了几代人,直到后来变成饮用水原地才放弃了捕鱼。

“要说捕鱼,我们镇上这些人可都是一等一的高手。”钟光荣告诉记者,依赖玉滩水库的渔业资源,附近几个村捕鱼史长达半个多世纪,曾经有村民捕捞过上百斤青鱼,还接受了电视台采访。后来为了扩建水库,邻村700农户不得不向山上搬离,这里的渔业经济也不得不告一段落。

▲大足区珠溪镇玉滩水库每年的捕鱼季

2017年夏,在大足区农业农村委的帮助下,成立了渝福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村民们按照每股2000元入股,众筹了140万元,将当地渔业继续传承。“因为是保护水域,只能养白鲢花鲢鱼,可以达到“以鱼净水、养鱼增收”的目的。”钟光荣说,虽然当时700多户村民都投了钱,可这140万仅够买鱼苗,日常开销和水库维护的费用没有着落,资金缺口高达170万。

“养鱼不是种菜,头二年是见不着收成的。”杨朝炳从衣袖里掏出根烟点了起来,他回忆起玉滩水库在“创业初期”,不时的感叹道“大家是真的苦过来的。”当初决定利用水库发展渔业,700户股东都没意见,因为他们不仅可以干回自己的老本行,而且深知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这个选择在每个人心中坚定不移。

清理河道、修整堤坝、水位监测等日常维护工作,村民们在合作社近两年来没有收入。“很多人说只要管饭,他们就干,为此合作办起了食堂。”钟光荣说,正是两年来村民们无私的付出,终于在2019年春,举办了玉滩水库首届捕鱼节,近80万斤花白鲢鱼在一个月内悉数被捕捞上岸。看着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在船舱里熙熙攘攘四处游动,村民们的脸色挂满了笑容。

“我们这里的鱼是‘4不投’是绝对的生态鱼,一网下去普遍都在10余斤左右,最大的青鱼有40多斤。”钟光荣说,还未开始捕鱼,合作社就已对接好川渝两滴鱼鲜批发市场,保障从玉滩水库捕捞上来的鱼能全部卖掉,以最新鲜的品质成为食客们桌上的佳肴。

当来自大足玉滩水库的生态鱼进入江津双福批发市场后,“大足生态鱼”的招牌一下子在市场内出了圈。钟光荣告诉记者,鱼贩们懂的都懂,不需要品尝,仅靠一眼就能看出这鱼的品相。个头大、鲜活度高、肉肥且白嫩的生态鱼迅速成为了市场的紧俏货,价格自然也比普通花白鲢高出不少,进入食客们的餐桌身价更是翻了五、六倍。

“捕鱼节”已然成为玉滩水库的丰收节,实行春秋一年两捕,捕捞总数可达百万斤,年产值超800余万元。截至2022年,该联合社有股民700余户,现有固定资产80余万元,每户股民累计分红1.48万元,累计总分红1286.34万元。

▲玉滩水库捕鱼季忙碌的村民

“‘鱼王’其实是我们造势的一个噱头,村上的老渔民都清楚,要想捕捞上百斤的鱼,生长周期至少是十年以上的青鱼,但我们坚信在不久的未来,这样的鱼会出现在水库。”钟光荣眼神深邃望向玉滩水库远方说着。

珠溪镇的村民虽深谙养鱼之道,可为谋求发展也必须领悟变通之道。钟光荣告诉记者,现在的渔业只是传承了之前的老路子,大家养鱼、贩鱼一如既往。今年初,在镇政府的研讨下,才逐步将玉滩水库开始向“渔业+旅游”融合发展,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独有的产业链。

“以往捕鱼节一天最多要来上百人,捕捞上来的鱼没有餐馆加工,都跑去镇上消费。”钟光荣告诉记者,如果能抓住这一环消费,又能给合作社带来不小的收益。于是,合作社食堂为满足接待餐食标准,进行了重新整修,也在水库旁的街道开设农家乐,虽然只是开头,但这个水库的“产业+旅游”雏形已初显规模,预计今年底可当天接待游客超千人。

今年,以围绕玉滩水库为中心,打开“养鱼+捕鱼+丰收节+旅游”产业链,正在大足区珠溪镇如火如荼的发展开来。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