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很充实!作为一名免费医学生,我更应该努力学习,回报社会。”1月,南华大学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陈一然主动加入“雁回衡阳”大学生医疗志愿服务队,到医院做志愿者,随医生查房,为病人进行血压、血氧等检查,度过了自己的假期。
今年寒假,南华大学开展以“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学史实践、公益服务、社区服务、乡村振兴、文化宣传等十类142个活动,10910人次报名参加。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南华大学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出台《“初心耀南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方案》,大力开展先锋南华、青春南华、创新南华、法治南华、清廉南华等“五个南华”学习实践活动,把党员干部、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学校事业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绩。
南华大学曹德良教授与学生交流肝癌诊断试剂盒的研发。夏文辉摄/光明图片
南华大学校园一景。张敏摄/光明图片
1.学思践悟汇聚奋进力量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南华大学师生以线上与线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在报告厅、会议室、学生活动中心、教室和宿舍认真收看、热烈讨论。
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教师座谈会、人文社科教师座谈会、高层次人才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举行“学习新思想 奋进新征程”微宣讲比赛、“喜庆二十大 颂歌献给党”歌唱比赛、“党的二十大和我的人生路”演讲比赛……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南华大学领导班子示范学习、各级党组织全面统筹推进学习、青年学生创新载体主动学习,形式丰富多彩,实效持续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组建了校领导宣讲团、专家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宣讲团、辅导员宣讲团和“研习先锋”学生理论宣讲团,充分依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职工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座谈交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支部共建、教师微宣讲等方式开展好宣讲,深刻领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多次召开思政课教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备课研讨会,该院院长、全国思政课教学能手、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黄秋生表示,学院将坚持“大思政课”善用之,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努力培养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聆听一场理论宣讲、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参加一次知识竞赛、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撰写一篇心得征文,同学们在校园内外积极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五个一”活动,在学习实践中领悟“青春梦与中国梦”的紧密关系,奏响“青春向党、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
2.人才强校赋能高质量发展
如果问寒假期间南华大学哪里最热闹,那一定是科创楼、医研楼等实验楼。2019年10月,南华大学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每位高层次人才都配备100-300平方米的实验室。实验室里的设备每天都在运转,有些甚至彻夜不停。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22年引进的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刘畅教授寒假带领“清洁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创新团队忙于筹备实验室和队伍人才梯度建设工作。
从事核燃料循环、放射化学等研究的国际知名学者韦悦周教授2021年率领团队加盟南华大学,成立先进核燃料循环化工研究中心,聚焦“先进乏燃料后处理”“核设施退役及环境治理”“医用同位素分离提取”三个方向开展基础和创新研究,团队加入以来成功申请获得4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今年34岁的宁顺艳是韦悦周教授团队的一员,她主持申报的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稀土新材料”重点专项“超低放射性高纯稀土氧化物制备新技术”青年科学家项目获批立项。该项目将为高端稀土材料制备技术的国产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3年来,南华大学共引育115名高层次人才,国家级人才从2人增加到25人、学科拔尖人才从5人增长到31人、青年优秀人才42人,学科紧缺人才9人,人才“聚变”,活力迸发。
我国首台100千瓦超高功率工业光纤激光器在南华大学正式启用。我国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肝癌诊断试剂盒在南华大学成功研发并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三类诊断试剂注册批文。南华大学成为湖南首个获批“国家创新引智111计划”基地的省属高校,核科学与技术入选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入选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学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对此,南华大学校长张灼华说:“人才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快形成人才竞争优势,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用战略思维前瞻性谋划学科建设,助推高水平科研和高质量人才培养。”
3.担当作为续写服务“国计民生”新篇章
1958年,南华大学为国家“两弹一星”、医疗卫生迫切需要专门人才而创建。建校65年来,学校服务“国计民生”的初心和使命不改,为国家及地方输送30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是核工业“人才培养的摇篮”,衡医“80现象”蜚声杏林。
立足新时代,南华大学如何续写新篇章?
“对于报告擘画的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宏伟蓝图,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世界一流,为培养核工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不懈奋斗。”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丁德馨教授感慨。今年65岁的丁德馨教授尽管因中风行动不便,但仍坚守在教学科研一线,目前还带着12名硕士研究生和3名博士研究生一起做科研。
2022年12月3日,仿星器运抵南华大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为国家核工业事业的发展,为环境污染防治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2021年度湖南省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放射性铀尾矿库治理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负责人张志军说。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我们除了提供科技力量,还可以认真研究碳会计、碳管理、碳审计等领域的关键问题,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管理工具、决策依据和人才保障。”长期从事碳会计与管理研究的碳中和与核能发展创新研究院院长张彩平教授指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目前,南华大学拥有8所附属医院,开放床位10000余张,年门急诊量约600万人次,年手术量超过13万台次。
学校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打造医学人才培养特色,组建“医+X”新医科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验班、首创免费医学生计划、建设国家核医结合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和国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契合需求、引领发展的临床复合型人才,让学生在实践中厚植为民情怀,成为苍生大医。
2023年1月27日,农历正月初六,早上7点,南华大学第二临床学院2020级神经内科医学研究生冯灿已清点好医疗物资,开始一天的工作。今年是他读研究生的最后一年,他希望能尽最大的可能帮助每一位患者,“医生是救死扶伤的职业,我愿尽我所能去救治每一位患者,不辜负学校的培养。”
2023年寒假,南华大学近1000名拥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硕士研究生得知医务人员严重不足、医疗救治任务繁重,主动放弃寒假返乡,大部分同学甚至“就地过年”,和医师一起查房、问诊、换药、抢救、监护以及书写病历和报告等,用实际行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唱响“强国复兴有我”的时代强音。
“南华大学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锚定‘双一流’建设目标,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南华大学党委书记高山说。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15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