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昔日教学质量全区垫底、生源急剧流失的农村中学,通过实施课堂改革,五年后一跃成为全区课改典型示范学校。这所学校是怎样做到的?
4月20日,位于巴南区木洞镇的重庆市木洞中学举行课改展示活动,前来“取经”的区内30多所学校负责人和骨干教师从中找到了原因。
“逼着学”“要我学”变成“主动学”“我要学”
4月20日上午10点40分,木洞中学初一(6)班语文公开课上,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正在学习一篇散文。全班40多名学生每7人为一组围坐在一起,语文老师简绍茂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由6个小组的“领学代表”依次上台,以发问、解答、总结的方式,对课文进行解析。
“传统的课堂,都是老师一直讲,学生知识吸收效果不太好,有的学生听不懂,就在课堂上打瞌睡。”学校课改小组导学部主任王庆介绍,从2017年开始,学校到江苏、浙江等学校观摩学习了“知能课堂”,结合自身实际,在学校初一年级进行课改。
“‘知能课堂’的核心,就是在老师不变、教材不变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过去‘逼着学’‘要我学’变成学生‘主动学’‘我要学’,一部分学生学懂了,然后带动其他同学一起学。”王庆说。
学生秦楷瑞告诉记者,同学们分组以后,担任“领学”任务的不再只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小组每一个成员按照编号,都要提前“备课”,轮流上台。小组与小组之间暗暗展开竞争,小组成员之间会互帮互助,有的同学领学前,小组成员还会进行课前讨论。全班学生在互相比拼竞争之中,既加深了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也锻炼了上台表达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从小事入手,改变学生精神面貌
“我们小组代表智慧!”
“我们小组人人有自信!”
在木洞中学初一(8)班的班组展示活动中,学生们喊出了一句句响亮的口号。据介绍,班上的学生被划成7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代表着一种道德品质,比如自信、果敢、智慧、踏实、上进等,有的小组还用时下最流行的歌曲为小组“代言”,以此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
“掌声比分数重要,信心比黄金重要。”校长陈文新称,木洞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高完中,学生基本来自附近农村。2015年他调任到木洞中学任校长之初,发现不少学生“胆怯、封闭、自卑、厌学”,他决心一定要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
“我们从礼仪培养、个人卫生、就餐就寝习惯等小事入手,老师手把手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并通过活动进行巩固。”该校老师徐静介绍,通过一系列活动,学校涌现出一大批老师们得力的“小能手”,他们或被任命为“学科部长”,或被任命为“年级部长”,在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学生共同成长。
深化课改提升教师能力,促进教学信息化
扎实的课改,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让木洞中学重新收获了口碑。
“学校从2009年开始生源每年下降。到2015年的时候,初一年级只招到195名学生,5个班都没招满。”陈文新称,经过这几年的课改,今天的木洞中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估稳居片区第一,进入全区第一梯队。这两年开学,报名的学生达到700名。
陈文新表示,下一步,该校将围绕教师能力提升、教学信息化等开启新一轮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重庆日报记者 李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