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皖南地区枣树优质栽培管理技术

2022-03-14 10:18:22  来源:《农家科技》  作者:孙光明

皖南地区境内以多山地、丘陵地为主,土质非常适合栽植枣树,所产青枣个体匀称、核小皮薄、质脆汁甜,以宣城圆枣的栽培面积最大。圆枣的果实大,近圆形,大小平整,果面光滑,果皮薄;果肉质地致密细脆,汁液中多,脆熟期味甜略酸,为优良的蜜枣和鲜食品种。笔者根据皖北地区的土壤和气候特点,主要从苗木选择、栽植方式、水肥和花果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枣树生产关键技术。

一、枣树栽培技术

1.苗木选择。苗木的选择是枣园建园成功与否的的重要因素。枣树新苗多以选择2年以上的根蘖苗为主,新苗要求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苗高一般在0.8~1.1米,地径在0.8~1.2厘米,二次枝应留1厘米短枝为宜;主干的侧根要求在4条以上,长度在20~30厘米为宜。同时要求根系韧皮部无断裂,根系生长均匀。

2.园地选择。枣树是喜光的树种,因此栽培地选阳坡地,并根据立地条件、枣树品种及树苗的大小确定栽植密度。皖南地区所栽植的宣城圆枣和宣城尖枣属于大枣,因此宜稀植。枣树适应性很广,除通气性极差的重黏土外,其余土壤都可种植,以中性或微碱性的沙壤土为最佳。栽培地应排水通畅,防止积水增强土壤黏性。具体可按水平带状整地开出水平沟,也可修筑鱼鳞坑以防水土流失。皖南地区多山丘,如果种植地选在径流量大的山坡上,一定要在山腰开筑截水沟。

3.栽植方式和密度。枣树的栽培方式平地多采用长方形栽植,丘陵、低山可采用等高线栽植。栽植密度根据林地环境条件和品种而定。稀植林地生长势弱的品种,一般行距6~7米、株距3~4米;生长势强的品种,一般行距7~8米、株距4~5米。密植林地生长势弱的品种,一般行距3~5米、株距2~3米;生长势强的品种,行距4~6米、株距3~4米;枣粮间作的,一般行距10~20米、株距3~4米。

4.栽植时间。栽植时间是枣树成活的关键。皖南地区气候湿润,雨水多,昼夜温差小,土壤不易解冻,因此该地区枣树躲在秋季进行栽植。此时的土壤墒情较好,含水量多,幼苗成活率高,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

5.授粉树搭配。皖南地区的枣树自花授粉率较低,为提高枣树坐果率,在建枣园时,可适当配置授粉树。授粉树与主栽种树可同行混栽,也可按照两行主栽品种夹一行授粉品种的方式栽种。同时要求选择授粉树的花期、果实成熟期应尽量与主栽树种接近。

6.挖穴栽植。枣树栽植时,栽树穴要挖大,同时施基肥、浇足水。在挖穴时,要求穴深60厘米、直径100厘米,表土和底土挖出时分开堆放。栽植时,先将表土与基肥混合后回填穴中,至适当深度时植入苗木,然后用表土填入直至根际,提苗后踏实,并浇足底水,待水下渗后用底土将植栽穴填至平踩实,覆土呈馒头状。

二、管理技术

1.肥、水管理。

①施肥。枣树的基肥多以厩肥、堆肥为主,多在秋季新植或者成树落叶后施入,施肥量在20~30千克/株。后期追肥以化学肥料为主,其中以氮肥为主,并适当施用一定比例的磷、钾肥来实现加快新苗生长或成树增产的效果。同时追肥时要把握好追肥时间,一般在萌芽前、环割后、幼果期和果实增重期四个阶段增加养分。其中萌芽前、环割后两个时间的追肥多以氮肥为主,可以加快新梢生长,提高坐果率等;而幼果期和果实增重期两个阶段的追肥可以增加果实重量,提升含糖量,在施用氮肥的基础上配施一定比例的磷、钾肥,可以很好地起到增产提质的作用。

②浇水。在生长前期枣树在充足的水分供给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而在开花期和果实迅速膨大期的水分供给可保证果实生长。枣树水分管理要根据地区降雨实际进行,一般采用树盘浇水、穴灌、喷灌和滴灌几种方法,要以渗透到根系和主要土壤层为。一般在1月中旬发芽前,结合施肥进行一次灌水,提供养分促进发芽;在5月的枣树开花前进行一次灌水,促进根系和新梢的生长;在6月枣树盛花期,对树冠喷一次水,有利于授粉和提高坐果率,防止出现“焦花”现象;在7月果实生长膨大期灌一次水,可以保证幼果生长。

2.整形修剪。树形采用疏散分层形,主干高60厘米,树高3米左右,定干高度以下留3~5节作为第一层主枝的整形带,定干时将整形带上部剪掉,同时将剪口下第一个二次枝剪掉,以促使抽生健壮新枝作为中心主枝,其下2~4个二次枝留1~2节,在芽眼向上的节位前剪掉,利用该枣股的主芽萌发枣头,培养成主枝。翌年,主干留50~60厘米剪截,各个主枝根据生长情况进行夏季摘心,冬剪时留30~50厘米短截,对有空间的枣头,留3~4个二次枝及时摘心,促使成花进而形成强壮的结果母枝。当主枝高度过小时,可采用“撑、拉、拽”等措施进行调整。在生长季节采取抹芽、疏除过密枣头、调整枝组方向和开张角度、对新梢摘心等措施,可抑制新梢生长,提高坐果率。

3.花果管理。

①抹芽。枣芽萌发时要及时将基部刚萌发的长势不好的枣头摘除,并疏除徒长枝,集中养分供给。抹芽宜早不宜迟,否则会消耗树体大量的养分,影响枣树结果数量。

②摘心。通过对枣树枝条摘心,可以降低枝条上养分的消耗,提高枝条开花坐果率。在枣树盛花期时,根据枣树枝条空间的结构,对成龄树新生枣头一次枝、二次枝进行摘心,一般留4~7个二次枝。摘心应遵循“弱枝重摘心,壮枝轻摘心;空间大时轻摘心,空间小时重摘心”的原则。

③开甲。通过环剥切断枣树韧皮部、阻断树体的养分从上部运往根部,从而积累树体上部的营养,以满足枣树开花结果的需要。环剥一般在枣树盛花初期进行,一般对1~2年的幼树或5年以上的坐果率较低的成树。开甲的方法是:在主干上方20~30厘米处,现将树干老皮割除,然后在韧皮部上环割两周,以达到木质部为准,两次环割间距0.5厘米。开甲后4~5小时可在切口处涂抹50%辛硫磷乳油50~100倍液或90.0%敌百虫200倍液;开甲20天后,用湿泥抹平甲口并用塑料薄膜包扎,可促其愈合。

4.病虫害防治。枣园病虫害防治要根据病虫种类、发病时期、为害特点,按照绿色无公害防治要求制定防治对策。

①枣树发芽期。主要预防炭疽病、枣绿盲蝽和枣瘿蚊,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和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混合,每隔10天喷一次药,一般喷2~3次即可。

②花期。主要防治枣绿盲蝽、红蜘蛛、枣黏虫等,可用10%吡虫啉4000倍液与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混合喷雾防治1~2次。

③枣果膨大期。主要防治红蜘蛛、麻皮蝽、枣黏虫、桃小食心虫等。红蜘蛛一般在天气炎热的7月为害最严重,在同片叶上可能有各种虫态,在红蜘蛛初发期用10%螨死净3000倍液对树冠的内外层、叶片的正反面仔细喷雾。对枣黏虫、桃小食心虫等,可用10%联苯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一次药,一般喷2~3次即可。

④枣果成熟前期。主要防治瘟枣病、枣锈病等,可用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喷雾,让药液在枣果、枣叶表面形成保护膜,以阻止病菌侵入,一般每隔15天喷一次药,连用2次。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