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正式启动 三大关键词看如何进行?

2021-03-02 09:13:5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 卢俊宇)27日,经党中央批准,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将分两批进行,首批为市县两级党委政法委、政法单位以及省属监狱、戒毒所,于2月底至6月底开展整顿;第二批为中央政法委、中央政法单位、省级党委政法委、政法单位,自8月开始10月底开展整顿。

这场政法队伍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三大关键词带你了解将如何推进?

关键词一:学习教育

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政治建设这个首要任务,坚持以学习教育为先导,紧扣忠诚纯洁可靠这一根本要求,强化理论武装,深化思想发动,有效解决思想根子问题。

——学习教育要突出政治性。政法姓党是政法机关永远不变的根和魂。要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夯实忠诚纯洁可靠的思想基础。

——学习教育要突出警示性。要强化政策规定的感召力。讲清开展教育整顿的意义、目的和政策规定,让干警意识到惩戒的是极少数,更多的是照镜正冠、红脸出汗,受到警示、保持警醒,从而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

会议指出,要强化党纪法规的约束力。让干警深切感受到党纪法规既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是政治生命的“安全阀”。要强化以案说法的警示力。让广大干警知敬畏,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增强警示教育效果。

——学习教育要突出持续性。将学习教育贯穿于教育整顿全过程,特别是要把政治教育、警示教育与查纠整改有机结合,做到以学促查、以学促改、边学边改。

关键词二:查纠整改

要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导向、目标导向,敢于动真碰硬、触及要害,综合运用自查自纠、组织查处、专项整治等手段,推动查纠整改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激发自查自纠的内力。实行“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促使政法干警主动向组织说明问题,解决“老问题”,防止“新问题”,达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目的。领导干部要带头自我剖析,敢于拿自己开刀,主动检视自身问题。

——发挥组织查处的威力。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决把害群之马清除出政法队伍,维护政法队伍肌体健康。

会议明确,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设立“政法干警违纪违法举报平台”,各地也要设立举报平台。通过重点案件评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清查、法律监督专项检查等方式,从中发现案件疑点,并由案到人,倒查政法干警违纪违法问题线索。

对重大、复杂、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线索,要采取交叉办理、异地管辖、提级管辖等方式开展查处。中央督导组要将重大案件线索督办作为重点进行督导。

——提升专项整治的效力。要聚焦影响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顽瘴痼疾,分类施策、靶向治疗,实现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把是否解决突出问题作为检验标准,着力在解决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运动式”“一刀切”执法,司法人员与律师不当接触交往,违规违法办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关键词三:问题整改

——针对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将加强跟踪问效。对重点地区、重点案件,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进一步检验持续整改效果。深刻认清顽瘴痼疾的反复性和复杂性,高度警惕、有效遏制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抓好建章立制。要把教育整顿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下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以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为抓手,健全落实政治轮训、政治督察制度,推动完善党委政法委“协管”“协查”等机制。特别是紧紧围绕队伍内部问题多发、高发、频发的重点领域、重要岗位,不断完善队伍教育管理、预警预防、监督惩处等各项制度措施。

——健全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推动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优化协同高效的政法机构职能体系,健全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完善对执法司法活动全流程监督机制。

——健全政法干部交流轮岗机制。推动市县政法机关任职满5年的“一把手”和重要副职异地交流任职,逐步形成常态化机制。完善、落实执法司法关键岗位、人财物重点岗位干警定期轮岗制度。

——坚持强基导向,把更多资源倾斜到基层,推动更多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为政法事业长远发展夯实根基。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