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避免买到假种子
种子质量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的源头,买到假种子的农民不少,纠纷也不断,该怎么避免买到假种子呢?
买种子一定要注意产品包装上是否有二维码标签,如果有千万别忘了扫一扫包装上的二维码。二维码相当于种子的“身份证”。农户购买种子,只需用手机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查询该种子的整个生产、仓储、流通过程,清晰了解种子产地及各个流通环节质量管控情况,精确摸清所购买种子的“家底”。
另外,在买种子时还要注意到正规的种子经营单位或商店购买。购种子时一定要看种子经营单位是否有种子经营许可证,委托代销证和工商营业执照,也可直接到辖区内的农业科研院所购买,千万不能贪一时便宜,到经营手续不完备的小店或流动商贩处购买。
详细查看种子包装袋上或袋内的种子标签是否合格,一看种子袋表面是否印有“作物种类、品种名称、生产商、质量指标、净含量、生产年月、警示标志(已经包衣的种子);二看种子袋内是否装有内标签,标签上是否印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检疫证编号、生产地址、联系方式和使用说明,如果没有上述标志不要购买。
查看种子包装是否规范,包装物的质地、印刷质量、字迹是否清楚,有无粘贴等,有的经营单位在包装上还注明严禁拆口销售,以防假劣种子混人。
购种时还要认真看种子说明书或品种介绍,看是否通过本辖区省审或国审,有效积温或生育期是否适合当地的环境条件,对水肥有要求,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能力等,不能确定的不要购买。
购买种子一定要索取销售发票,购回的种子在15日内要及时做发芽试验。如果种子发芽率不达标,要及时退回,超过时限就不能退换了。购种发票还是种子出问题后维权的重要证据之一。
二、买化肥免费“港澳游”?忽悠团出新骗局
据报道,江苏省某县出入境接待大厅先后来了许多村民申请办理港澳通行证,民警询问得知都是买化肥送的免费旅游。为避免群众掉人购物陷阱,民警主动说服教育,前后劝阻40余人参加免费港澳旅游团。
这件事引起了当地出入境部门的高度警惕。在得知是买化肥送的免费港澳游,民警通过讲事实举例子告知村民,此类“零团费”港澳旅游团实际是购物团,以免费为噱头,吸引顾客到港澳购物。村民听到后在自愿放弃办理港澳通行证的同时,对民警连声感谢。由此来看,化肥“忽悠团”忽悠手段再度升级,农民的消费心理仍未改变,图便宜难免会落入骗子的圈套。买到假冒伪劣肥料损失已经不小了,还要参加“零团费”港澳旅游被强迫购物再被坑一次。
年年都有买到假农资上当的人,骗子的花样也各不相同。专家提醒,在购买农资时,注意避免以下一些陷阱。
“游商”坑农。一些不法商贩打着“高科技产品”的旗号,走村串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出售肥料、种子等,并利用农业执法机关非上班时间,三五个人一伙一车,在村里“忽悠”一阵,收钱卖货。如果卖货势头下降,则急忙收拾摊子离开。
“低价”骗农。有一些不法商贩“挂羊头卖狗肉”,以低廉的价格销售同一个品种,其中有肥料,也有种子。其实,他们低价销售的农资要么是“短斤少两”,要么是“含量不足”,再或者就可能是“伪劣假冒”。建议农民慎重购买,以免得不偿失。
“专家”忽悠。近几年来,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大村,经常会来一批“专家”讲课,打着“某某农科院”“某某研究所”专家的名义,带着农资现场推广销售。他们推介的农资产品并不一定能给农民带来好的收益,也有部分”专家”所讲的只是“一家之言”,并没有权威性。农民在这种场合购买农资时,也需慎重。不确定时可先少量购买,进行试用。
“赠奖”设套。有一些地方的经销商,把多年积存滞销的肥料、种子进行改头换面,利用农民贪便宜的心理,或者再购买一些日用品(如锅、伞、雨披等),采取“以赠奖促销”的办法销售,其实这些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一种手段。
“托儿”演双簧。近几年来,有些不法分子组团骗钱,发挥“托儿”的作用现身说事,或现场购买,当有一些农民购买农资后,这个团伙马上组织逃走分赃。
村干部推销。一些农资厂商利用村干部的威信,在村里推销肥料、种子或农药,其实有些是厂家给了村干部好处,借村干部的影响力销售产品。这些产品质量如果没有保证,等他们赚钱走人了,农民再发现问题时,村干部也负不了责。
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法规处 李配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