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升耕地质量和确保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和安全的必然选择。重庆市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调动各方积极性,以扎实的举措深入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合川区审时度势,立足实际,紧紧围绕“四个服务”,创新“三有”“三借”“三建”模式,着力打造高标准农田“七化”示范区,先后被国务院、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区,为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
江津区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投入和项目安排上向重点产粮镇街倾斜,农业生产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抗逆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江津区粮食生产在现有基础上稳产高产,把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越扛越稳、越扛越牢。
秀山县自2013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秀山县依托区位优势和特色农业,固本强基,深挖潜力,提质增效促发展,引进重庆市第一条水稻钵苗机插育秧生产线,常年种植粮食作物面积达1.5万公顷,成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重庆市粮油主产区。
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的大足区以宜机化为突破点,率先探索开展“水平条田”“低缓坡改造”“馒头山梯台”整治,打破现代农业发展瓶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发挥高标准农田最大效益。
綦江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四项整合”促“三变”改革,激发产业活力。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构建“一园、两区、两线”的现代农业“122”空间布局,打造山地粮菜产业,多措并举把綦江山地粮菜产业示范区打造为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展示窗口、山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区。
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守住“米袋子”,筑牢“巴渝粮仓”。在示范引领下,全市各区县正奋力书写“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