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青年报》教育圆桌版刊发了《校本课程不应是特色化学校建设的噱头》一文,指出当下校本课程存在盲目跟风、缺乏顶层设计、评价不科学、无课时保障等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改进的策略。
笔者以为,校本课程之所以成为特色化学校建设的噱头,主要是功利化思想作祟。正如文中指出:“一些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流于形式,被当作特色化学校建设的噱头,成为众多博眼球的手段之一。”
捧读之余,笔者想起某地迎接均衡教育检查,要求学校做校本课程,因为可以加分。于是,各校立即召集人马,组织力量:网上查找,下载编辑,排版印刷。大家加班加点,不几日,一本本崭新的校本教材就新鲜出炉了,如此校本课程也就大功告成了。
稍微细看,发现这些校本课程内容大多雷同,A校国学经典,B校经典国学,C校传统文化,D校文化传统,基本上是网络的“复制品”。至于内容是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适不适合该年龄学段阅读,有没有错误遗漏,则无人过问。检查完毕,校本教材就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了。
不难看出,这种赶出来的校本课程,纯粹是为了完成上头任务,给学校装点门面,为迎检增加分值,缺少含金量。这种为了课程而课程的作秀行为,花钱费力,对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并无有多大作用,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应该看到,功利化思维正在成为当下学校发展的桎梏,制约了学校特色的形成,影响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可谓教育绿色发展路上的“拦路虎”,其负面作用不容小觑。无论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办学者,是该重温一下教育本质的时候了,只有去除功利化思维,正本清源,才能让走偏的教育回归正道。
毋庸置疑,学校组织的任何活动与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该指向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校本课程也不例外。倘若校本课程设置的初衷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偏离了学生的发展,也就失去存在的价值,当弃之如敝履。
校本课程要发挥真正的价值和作用,其目标应该指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多方面的发展。笔者认为,这就需要学校摒弃唯上的思想,抛开功利化思维,把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真正放在心上。
首先,根据本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年龄特点,结合地域资源优势,基于校园文化主题,综合考量上述种种因素确定校本课程;其次,厘清课程主线,搭建课程框架,进行通盘考虑,让校本课程具有系统性,避免零散状、碎片化,学生在序列化的课程建构学习中理解、感悟、内化、践行校园文化,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培养多方面的能力。这个过程中学校逐渐凝炼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位,自然会赢得口碑与声誉。
譬如,某区域“莲花小学”,地处莲花之乡,莲花与当地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该校确立了“莲文化”为主题,根据不同学段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目标与评价标准,开发了语文、数学、书法、音乐、美术、舞蹈、综合实践课等一系列校本课程,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认识了解莲的形状、色彩、味道、性能、功用,涵泳、品味莲所代表的品德意蕴和人格价值。
上述校本课程,让学生历经丰富多彩的课程洗礼,发展了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完成了生命的自我观照和品格的重新塑造,实现了校园文化与校本课程的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促进学校形成鲜明的“莲文化”特色。毫无疑问,这样的校本课程符合教育规律,切合地域特点,促进学校发展和学生个性化成长,值得推崇和学习。
总之,教育需要去除急功近利的虚火,校本课程只有摒弃功利化思维,着眼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做好顶层设计,保障课时,科学评价,才能促进学校特色化建设,而不至于成为噱头。
(作者为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学苑街小学教师)
张道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