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友在涉足农业之前,一直在餐饮行业打拼,由于他的聪明好学,从13岁开始在重庆大学食堂做杂工,到进入北京五星级酒店做大厨,被评为国家特一级烹饪大师。许多人以为这个农村娃的人生已经达到了顶峰,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做出的一道辣椒加工美味——香脆椒,让这位敢于超越自我的拼搏者的人生轨迹再次发生改变……
从辍学娃到烹饪大师
1972年,余家友出生在涪陵的一个偏僻山村,是家里五个兄弟姊妹中的老幺,由于家里穷交不起学费,13岁那年余家友不得不辍学在家,犁田、打谷子各种农活都做遍。然而种地看不到希望,那时正好余家友有个亲戚在重庆大学工作,于是把他介绍去重庆大学的食堂后厨做了名学杂工。余家友对烹饪怀着深厚的热情,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几年下来在食堂学得了一手好厨艺,掌握了多个菜系的制作方法,很快便成为食堂的主厨。余家友心中有一股创劲,抱着做了厨师就要做行业第一的信念,学校食堂显然限制了他的施展空间,余家友决定外出闯荡,先后在西安、上海、北京等城市的五星级酒店担任主厨15年,并获得“国家特一级烹调师”的称号。
因为喜欢川菜,余家友处处留心川菜烹饪,并尝试创新。
有一天,他看到后厨还剩下几根没用上的干辣椒,他在思考怎么用它来做道新菜。他试着将牛肉捣碎,加入淀粉,然后仔细灌入干辣椒中,用小火过油,油炸至色泽红艳微焦。谁也没有想到,这种试做的辣椒食品,出锅晾凉后,一口咬下去,酥脆香浓,口感丰富,味道出乎意料地好。余家友把自己创新摸索制作出来的干辣椒加工菜品取名为“香脆椒”, 作为新的菜品把它添加在菜单上,由于制作和口感都非常独特,食客反响良好,很快成为酒店招牌菜,有的食客在酒店吃完了还不过瘾,还要多点几份,将其打包回家当零食吃。食客们的做法,给余家友带来了灵感,辣椒当零食,能让干辣椒身价翻几倍,市场潜力还更大。
带着 “香脆椒” 返乡创业
辣椒是川菜的灵魂,起到添味、增香、调色的目的,现在余家友制作的香脆椒赋予辣椒新的定位——休闲零食,又别是一番滋味。这产品当时只是在酒店作为菜品供应,卖得非常火爆。余家友心里想,这或许是休闲食品市场的一个空白。余家友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他决定去当地最大的休闲食品批发市场实地考察。
“市场上有各种水果干制成的零食,也有蔬菜、米面、坚果、豆制品、肉制品制成的零食,可唯独没有辣椒做成的零食。”这次实地考察坚定了余家友的判断。
他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虽然辣椒在北方接受的人并不多,但在老家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人爱吃辣,可以确保香脆椒零食有市场。敢于挑战自我的余家友决定利用多年的积蓄,回家乡创业,开设香脆椒加工厂。
回到家乡余家友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香脆椒的制作工艺申请了专利。为了让产品更好地适应休闲食品这一品类,余家友把香脆椒配方工艺做了改进:一是不灌肉制品,因为肉制品冷了后会在香脆椒表面凝结厚厚的油,如果做成休闲食品,消费者吃起来口感不好。于是他把干辣椒里面的馅换成了淀粉、糯米粉,并加入适量的白芝麻和花生碎,使其吃起来更香,造型更漂亮。
二是辣椒的选择上也更加苛刻,余家友反复比对,最后选择从山西忻州采购,他发现这个产地的辣椒,跟其他地方的辣椒不一样,皮薄肉厚籽少色艳,最适用于加工香脆椒。
2006年,余家友投入100多万元,在重庆合川注册成立友军食品有限公司,建设厂房及生产线,正式生产“香脆椒”。
以景区为根据地 打开香脆椒市场
余家友本以为香脆椒可以一炮走红,然而缺乏销售经验,他低估了市场的风险,第一步就往大超市投放。辣椒虽然是大众调味品,但加工成零食,许多人都是头一回听说。要让这些人马上接受陌生的新产品,自然是不现实的,结果是产品上市即出现大量滞销,不到一年时间公司就亏损了上百万元。
陷入困境的余家友开始反思:辣椒零食的受众有一定局限,若进大超市和其他大众零食比,销售效果自然不理想。不如改为先走小众路线,瞄准各喜好吃辣省市的旅游区,当成特色小吃吆喝叫卖,或许更能受到游客青睐。这样慢慢扩大知名度,打开市场。
改变市场销售策略后,余家友决定把香脆椒旅游景点销售首站放在重庆磁器口。当时找了其中一家卖特色小吃的门店谈合作,老板一看他的产品,从未见过,并不动心,让他找其他的门店合作。余家友没有放弃,花了一个礼拜的时间软磨硬泡才勉强说服老板和自己合作。余家友亲自上阵吆喝香脆椒,很快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这种独特的辣椒吃法,让游客大开眼界,前来体验购买的挤爆了门店。
“第一天就销售了3万多元,卖光了带来的产品。”门店老板看到了商机,于是将门店重新装修,改成专卖香脆椒的直营店,一天香脆椒销售额到达8万元。这简直成了磁器口的一个销售奇迹。”余家友给记者谈起当时的情况还历历在目。
就这样,余家友陆续在四川、湖南、湖北等著名旅游景区开设300家线下网店卖香脆椒,当时最好的时候一天可以挣一台20几万元的小轿车。
可余家友的目光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景区。彼时,互联网电商平台正在攻城略地抢占地面市场。敏锐的余家友发现,香脆椒在线下布点已较多,已有第一批原始用户。而休闲食品的消费主力军年轻人偏好在网上购买。
2015年,余家友组建了自己的一个电商团队,多以年轻人为主,目标是“以年轻人的思维,赢得年轻消费者”,并在天猫开了第一家旗舰店。团队定期在线上线下开展活动,线上以促销、推组合装等为主,线下通过摆台试吃、参加各类博览会等吸引关注。不仅如此,团队还收集线上消费者反馈,指导生产,新开发出了香脆椒系列新产品,有香酥蚕豆、脆椒豆瓣、口水黄豆、麻辣紫薯等,品类更加多样丰富。
余家友把香脆椒的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如今香脆椒一年销出3000多吨,公司年销售额2亿多元,还走出了国门,远销到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
打造友军生态园 拉长辣椒饮食产业链
余家友的香脆椒可以说是从景区开始做起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余家友都在想如果自己也打造一个景区,通过景区吸引人流,不仅可以实现产品就地销售、宣传,还可拉长整个产业链,打造辣椒饮食生态圈。
2013年,在合川区委、区政府的组织下,余家友前往成都金堂、山东寿光等地考察学习,并多次参加合川区农广校举办的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班学习。
学习归来后,余家友开始谋划打造友军生态园,目标是将其打造集特色种养殖、奇瓜异果观赏、农耕文化体验、农业科普推广于一体的“农旅”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观光体验园。整个生态园占地面积600余亩,目前,建有水果种植园9个、奇瓜异果观赏园4个、辣椒博物馆1个、青少年综合实践科普教育基地1个以及餐饮、住宿、会议、娱乐等配套设施8000余平方米。
从2014年开园以来,园区每个季度都会举办具有浓郁特色的主题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如春季的“郁金香风车节”,夏季的“南瓜文化艺术节”,秋季的“农耕文化艺术节”,冬季的“杀年猪吃刨汤、篝火晚会”等,加上亲子活动、农业科普教育、学生社会实践等各种各样丰富有趣的活动,通过大力挖掘乡土文化,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内涵。目前已形成“一年四季都有好看的,一年四季都有好玩的”的格局,年接待游客高达100万人次,向钓鱼城、涞滩古镇、涞滩漂流、文峰古街等景区输送大量游客,也直接带动了香脆椒等系列休闲食品的旺销,成为合川农旅融合发展的佼佼者与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