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3月11日讯 (记者 李文萍)今(11)日,重庆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记者了解到,截至3月10日,江北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119家,复工率达100%,返岗人数6.2万余人,返岗率达98%左右。
江北区副区长何勇表示,江北区在做好企业及时复工复产的同时,进一步在产业链协同上下功夫,坚持上下游贯通,打通各环节堵点,形成复工复产的整体效应,主要采取“三个抓手”确保工作推进时效。
强化统筹明确责任
规范防控和审批流程
江北区及时出台了针对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的疫情防控指南等指引性文件,包括分区分级分类防控实施方案、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技术指导服务等方面。
在深化落实区领导“三送两办一访”联系服务企业的基础上,各街镇、园区及相关部门同时设立复工复产督导机构,建立起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按照“一企一策一表”的工作安排,指导企业制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和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严格把好申请资料审核关、员工轨迹把控关、健康状况查询关、防控措施落实关、日常信息报送关。
同时,江北区还抽调出150余名机关干部增援各街镇、园区企业复工复产,通过分区分级精准指导,全区重点疫情防控企业、医用物资生产企业以及重点企业成为复工复产先行军。
梳理重点产业链关键点
建立协同复工有效机制
汽车、家电产业作为江北区工业经济的中流砥柱,其产业链长、带动力强,是工业经济复工复产取得实效的关键点。
因此,江北区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落实安全生产措施的前提下,优先支持长安汽车、海尔电器等行业龙头企业复工复产,依托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
针对长安、海尔等龙头企业复工初期面临的上下游供应链企业以及物流都无法联动复工等难题,全区迅速成立了重点企业复工复产专业指导小组,由区领导亲自挂帅,全面梳理龙头企业产业链配套情况,认真研究每一家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可能存在的问题,按照龙头企业复工复产所需轻重缓解的时序,通过每日专题例会进行堵点排查疏通。
同时,主动对接协调涉及全市20余个区县的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物流和服务类企业的复工复产事宜,按日推进产业链配套企业复工复产计划,在市级部门与相关区县的大力支持下,及时帮助长安汽车、海尔电器提出的162户复工复产困难配套企业实现全面恢复生产,为龙头企业生产及重点产业链协同运转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准施策强力帮扶
打通产供链条各类堵点
江北区对重点产业链配套企业复工审批、员工返岗、原材料供应、物流、防疫物品需求等薄弱环节和供需短板,精准施策靶向发力。
其中,对配套企业的复工申请,安排专人点对点对接落实,对存在问题一一化解;通过运用大数据系统为长安汽车以及海尔电器等企业筛查了两万多名员工的接触信息和行动轨迹,为企业员工返岗提供及时有效的保障。
目前,江北区协调组织18辆返岗接送专车分赴外省,帮助龙头企业400余名外省员工返岗;帮助海尔配套物流公司办理了60余张物流运输通行证;协调帮扶解决重点产业链企业的2100多个用工需求;调动多方资源累计为重点产业链企业代购口罩10万余只,消毒水20余吨,额温枪300余把,确保在疫情防控期间各类保障及时到位。
何勇表示,此次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工作推进中,江北区通过龙头企业引领,疏通中小企业配套的复工复产,最终实现“以点带面”,推动全产业链相融共生,协同发展。
据悉,全面复工后的长安汽车已于2月17日首车正式下线,海尔首批滚筒洗衣机已于2月14日正式下线,重庆海尔空调器厂承接受疫情影响不能正常生产的外地企业60万套卡萨蒂空调订单转移,重庆海尔热水器厂承接集团16个品系72万套热水器订单转移。
另外,在做好本区内重点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的同时,江北区也积极帮助市内小康、美的、天友乳业等龙头骨干企业在全区的60余家配套企业实现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