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乡村旅游要因地制宜(今日谈)

2020-02-17 09:42:31  来源:人民日报

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别样风光,也有工坊、茶馆、书屋等时尚休闲空间;既能动手体验绣花鞋、鞋垫儿等工艺品制作,也能领略竹编、皮影戏的文化之美……韩光莹一家所在的河南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出了一条搞活了农村经济的好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田铺大塆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底子相对薄弱。当地充分利用古老村落多、红色故事多、绿色森林多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让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也吸引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这不仅说明,珍视文化遗产、呵护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是统一的,更启示我们,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方能打造优势、蹚出新路。

广袤农村天地宽,因地制宜潜力大。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独特优势,努力做到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乡村旅游就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17日 01 版)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