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三峡农科院油料研究室主任徐洪志(右)接受本网记者采访 (刘早生 摄)
城乡统筹发展网-农家科技杂志1月11日讯(记者 刘早生 李朋)“2020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农产品初加工向产地延伸。我认为,油菜籽传统产地加工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已经成为油菜产业发展瓶颈。具体主要表现在厂房不规范,机械设备陈旧,加工工艺落后以及产品质量不太高、商品价值低等方面。油菜籽的产地加工业亟需技术改造升级。”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三峡农科院油料研究室主任徐洪志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特别指出。
徐洪志委员介绍,我国菜籽油加工技术发展成果和菜籽油营养研究成果表明,低芥酸优质菜籽油是最健康的食用植物油,其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最适宜人体需要,而且其营养成分是所有植物油中含量最全面、最符合人体需要的。但是,用同样的原料,传统加工工艺生产不出优质的产品,必须使用新装备新技术。国产7D加工工艺能实现这一目标。
徐洪志委员介绍,7D加工工艺是指油菜籽经过精选、调质生香、低温压榨和精炼等7道工序后,变成色泽清亮的菜籽油,全面保留维生素E、植物甾醇等天然活性营养成分,多酚含量是同类产品的8倍以上,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超过90%,且无反式脂肪酸、苯并芘等风险因子。实现了加工工艺标准化、设备成套化、生产控制自动化、技术工程化。7D功能型菜籽油绿色高效加工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技术装备已在多个省区十几个油料加工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示范应用,为提升中小型菜油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水平和技术改造升级、为广大农民创新创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因此,加快7D工艺技术推广,有利于打造中国高端食用菜籽油品牌,对于促进油菜产业提质增效,引导食用油科学健康消费,推动油料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徐洪志委员指出,重庆市油菜产业要实现突破性发展,必须快速开展传统产地加工业技术改造。为此,他建议:
一是设立油菜籽产地加工业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建立优质原料基地,建造标准厂房,引进油菜籽7D工艺技术装备,打造高端菜籽油品牌。项目经费纳入市级年度财政预算,由市农业农村委负责实施。
二是在年油菜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的每个区县确定一个示范点。
三是项目以开展油菜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申报人和项目业主,便于企业化经营管理。
四是制定项目实施时间表,分期分批实施。
五是项目技术指导工作由市特色粮油指导专家组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