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新兴珍贵蔬菜——冰菜的高效栽培技术

2019-09-04 10:54:31  来源:农家科技杂志

冰菜, 又名冰叶日中花、冰花、非洲冰草等,是番杏科日中花属一、二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因为在其叶片的背面和茎秆上附着生有很多含有盐分的冰晶状泡状细胞而得名。以其嫩梢、嫩叶作蔬菜食用,口感脆嫩、清爽多汁、且略带咸味、风味独特。可以生吃、凉拌、蘸酱、炒食或作汤。因本身含有盐分,所以烹制时不用放盐。冰菜栽培最好选用砂壤土与草炭土组合,或者直接使用草炭作为栽培基质,因为其透气和透水性能较好。

1.栽培方式。①土壤栽培。选择排灌方便、土质疏松的地块,平整土地,畦高30厘米左右,宽1.2米左右,沟宽25厘米左右, 多行种植, 株行距40厘米×40厘米。每亩 施用750千克农家肥、三元复合肥25~40千克。

②水培。水培冰菜清洁卫生,操作简单。水培冰菜可采用深液流水陪床、“A” 字架水培设施和离地高设管道水培架等。以离地高设管道水培为例,水培孔可以定做,一般为圆形,直径3厘米左右,与相同孔径的定植杯配套使用, 水培管道为立方体,深10厘米左右,宽12厘米左右,营养液运用循环供液方法,可随时补充氧气和冰菜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营养液配方:四水硝酸钙450毫克/升,硝酸钾210毫克/升, 磷酸二氢钾80毫克/升, 七水硫酸镁250 毫克/升,硝酸铵70毫克/升,硫酸钾120毫克/升。

2.培育壮苗。冰菜种子小,每亩用种量约5.5克,可采用种子拌土直播,也可采用72 孔穴盘育苗,然后再定植移栽。利用穴盘育苗方法,可使种苗生长健壮,长势整齐,有助于提高冰菜的商品性。

①浸种催芽选择颗粒饱满、种皮完好的种子, 用多层纱布包好, 置于25~33℃温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将水分沥干,在23~25℃条件下催芽24 小时 左右,期间用清水淘洗1~2 次,洗去因种子呼吸作用分泌的黏液,促进种子萌发。一半以上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②穴盘育苗。育苗基质选择的是市面上售卖的草炭,或者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的腐殖土。使用草炭方便快捷,可减少工作环节,降低工作量。将准备好的基质放入穴盘中,轻轻用力按压填满,但是切不可太过用力,免得基质过度紧实,影响种子发芽。在穴盘的每个种植孔上轻轻按出3~5毫米深的播种穴,每穴播种冰菜种子1~2 粒,然后撒上一层薄薄的基质。最后,用喷雾器或者花洒淋水,至穴盘底部有水渗出,视为已经浇透,之后置于苗床上。种子发芽适温20℃左右。

③苗期管理。穴盘苗出苗后及时防治病虫害,一般在冰菜3 叶1 心时喷洒72.7克/升霜霉威盐酸盐水剂2 000倍液预防苗期猝倒病,高效氟氯菊酯乳油1 000 倍液预防虫害。白天温度控制在22℃左右,夜晚18~20℃,相对湿度70%左右。苗期浇水注意“见干见湿,浇水必透”,浇水时最好使用干净的喷雾器淋水,方便均匀。种子一般5~7 天出土,这时注意拉开遮阳网进行适当避光。20~25 天真叶可长至2 片,叶片泡状细胞较密,这时要控制温度不要太高,白天温度25℃左右,减少打开遮阳网的频率和时间,增加通风通光,防止幼苗徒长和倒伏,培养壮苗。待播种后28~33天,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3.生产管理。无论是土培还是水培, 定植后应注意适当控水,一般在定植后1 周内不必浇水。如果栽培期间浇水过多,不但形成的结晶颗粒减少,而且植株自身咸味变淡,会失去其独特的风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人为地补充食盐,一般为500 倍液(可适当调整),以利于增加冰菜植株的咸味。冰菜不属于需肥量大的作物,土培后期不需要额外补充肥料。水培冰菜营养液宜采用循环供液的方法, 每1 小时供液0.5 小时,利于根系产生和生长,在整个生育期内不需要更换营养液,只需根据营养液浓度的变化及时补充水分和养分。

4.病虫害防治。冰菜病虫害较少, 病害主要为苗期猝倒病,虫害主要有蛴螬、蜗牛等。苗期病害以预防为主,培育壮苗,加强管理。虫害的防治宜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比如人工捕杀幼虫、利用天敌等,降低食品安全的风险;如果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必须在安全间隔期内用药, 使用符合无公害产品要求的产品,比如蜗牛少量时可人工捕杀,大量时可在大棚周围撒施生石灰,将蜗牛阻拦在大棚以外。

5.采收保鲜。冰菜侧枝分生能力强,定植35 天左右,基部侧枝长12~15厘米,株高约45厘米,茎粗0.8~1厘米 时,即可采收。冰菜采收一般在清晨进行,在离基部约5厘米处将侧枝剪下, 侧枝剪切之后还会长出新芽,新芽会长成新的侧枝。将采下来的新鲜嫩枝装入预先准备好的容器内,然后及时进行处理。为保证冰菜在售卖时保持最佳状态,采收或装箱时要轻拿轻放,运输箱底部要预先放置一排冰袋或者自制的冰瓶(普通塑料瓶装水冻成冰瓶),冰瓶上铺几层纱布或者报纸以防冻伤茎叶,将收获的茎叶放平,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伤,保持不变质。采收之后,及时补充营养,一般是追施2%水溶性肥料,因为收获后若不及时施肥,植株会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和口感。

430070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 汪李平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