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智慧农业高峰论坛。
城乡统筹发展网8月28日讯 (记者 李文萍)“信息化正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在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智慧农业高峰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说。
此次论坛围绕“大数据智能化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赋能”这一主题,来自国内外的嘉宾展示智慧农业技术前沿,分享智慧农业成功经验,探讨智慧农业发展方向,描绘智慧农业发展蓝图,共商智慧农业助推乡村振兴途径。
论坛上,唐珂作了《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展望》主题演讲。他表示,近年来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迅猛,呈现网络化、综合化、全程化的特点。
首先,各种形式的局域网和高速公路网络用户增长迅速,专业公司、合作社、农场已普遍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其次,信息技术与现代科技,尤其是和农业科技的结合,使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大大改进,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然后,农业农村信息化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独立的农业生产过程,单一的经营环境或者某一有限领域、区域,而是呈横向和纵向的拓展,向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各个领域渗透。
唐珂指出,随着我国发展基础条件、社会主要矛盾以及面临形势的变化,农业加速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发展,同时也表现为三个不适应:即优质农产品供应能力与质量兴农的要求不适应,粗放的生产方式与绿色方向不适应,城乡鸿沟与城乡一体化不适应。
当下,农业农村信息化处于新的方位,逐步从点的突破到系统提升,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活力,使现代农业成为重要的产业支撑。具体包括农业农村信息基础化设施加快完善,科研体系、产业体系、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初步建立,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正在成为驱动调结构、转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先导力量;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加快普及,信息消费快速增长,信息经济潜力巨大等方面。
唐珂表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里,农业农村信息化应面向世界农业信息技术发展前沿,面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主战场,面向“三农”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农业结构性改革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导向,加强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领域融合发展的基础理论突破、关键技术研究、重大产品创制、标准规范制定和典型应用示范,建立以信息感知、定量决策、质量控制、精准投入、个性服务为特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支撑。
唐珂认为,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宏观环境逐渐形成,迎来了难得的推进机遇,要坚持中央和地方统筹推进,各地重点针对区域性、专业性、特色性的领域积极探索,同时撬动社会资本,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围绕农村农村信息化工作重点,开展理论研究专题调研和水平评价。面向中长期发展系统,设计农业农村信息化顶层架构,包括重大问题需求、战略目标、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市场机制、保障措施等,推动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互联网农产品进村入户工程。
二是推动建立信息化政策体系。研究出台农业信息技术产品与农业信息补贴政策,推动出台农业农村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法规,加快共享农业信息促进法,加大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专项资金的规模,增加现有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建设专项等对信息化的投入比重,加强财政保障力度。
三是强化农业信息技术研发。积极推动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部署实施“智慧农业技术创新与应用”重大工程,鼓励产学研开展农业信息化科技合作,面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智慧农业产业培育,创制并熟化一批农业智能感知、智能控制、自主作业、精准服务等智慧农业产品。
四是深化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探索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的机制和模式,加快数据整合共享和有序开放,深化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应用,逐步实现农业农村历史资料的数据化,数据采集的自动化、数据使用的智能化、数据共享的便捷化,为政府部门管理决策和各类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完善的数据服务。
五是展开典型示范带动。选取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集成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无人农场、食品追溯体系等智慧农业技术,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机制、路径和商业模式,提高农业信息化的理论和水平,培育一批可看可听可推广的示范典型,以点带面加速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引领农业信息化产业。
六是加快培育农业信息化产业。建立与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坚持政府与企业的互动,通过政策引导,调动企业积极性、鼓励更多的企业与金融资本参与,培育智慧农业创新型企业,培育形成产业链条完整、产业集聚度高的智慧农业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