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绿道
老城区新貌 摄/李显彦
改造后的老旧小区 摄/李显彦
玄天湖绿道
淮远河 摄/李显彦
美丽康济村
老城区做“减法”完善城市功能,新城区做“加法”拓展城市空间,铜梁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力求保持最大的敬畏之心做最小的改动,内外兼修,走“原乡风情,大美铜梁”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全力提升城乡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座充满活力、富有品位、温暖人心、山水田园城融合发展的现代化独立新城正在崛起。
改善人居
给老城区“瘦身”
近日,龙城社区的书香嘉苑小区内挖掘机、卡车等穿梭其中,脚手架上的工作人员紧张地忙碌着,时常伴随叮当不绝的作业声。这略显烦人的噪音不但无一人投诉,甚至得到居民大力支持。
“我们小区10多年了,各种设施比较落后,院子里管道也早就有了问题,经常堵塞。这次的惠民工程就是及时雨,我们都非常支持。”住在11栋的居民张大爷笑道。
据了解,书香嘉苑自建成已有10多年,是典型的老旧小区。由于修建时间较早,小区内电线、管网具有较大隐患,加之没有正规物业管理,小区草木杂乱、游摊较多,给生活在此的400余户居民造成不便,进行小区提质改造的呼声极高。
因此,铜梁区住建委将其纳入今年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中,预计投入153万元,实施新添路灯、铺装地面、雨污分流、增加绿化和休闲区域等一系列工程,推动小区面貌大提升。
“为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我们在老城区做‘减法’,整改违章建筑、老旧设施、违法占道等,完善城市功能,全力落实城市提升专项行动,让广大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铜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铜梁区突出服务民生保障,将累计开展5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50栋老旧居住建筑消防设施改造、520户棚户区改造(城镇棚户区470户、城中村50户)。其中,棚户区将被合理利用起来,改造为便民公园、公共绿地、停车位等,全面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保持生态
让新城区提质
无论开车还是散步,白龙大道上树木婆娑、草坪茵茵、鲜花绽放,彩色沥青的人行道鲜艳明亮、共享单车及小车停放区划分清晰、树荫下的公共绿色休闲区清爽宜人,让广大市民都有“满城拥翠满城香,一城风情一城春”的美好体验。
为合理布局城市空间,铜梁区先后投入数十万元,邀请知名专家高起点规划白龙大道,在沿线设计、建成了10余个小广场、公园,初步达到了“空间开敞大气、功能配套完善、尺度舒适宜人”的效果。
今年,铜梁区住建委还将花大力气抓好白龙大道龙腾大道路面整治、原乡中央公园、望山见水公园、乡聚公园等城区重要节点品质提升,进一步营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氛围。
尊重原始自然山水地貌,因地制宜,近年来铜梁结合老城区有机更新“留白增绿”,在新城区做“加法”拓展城市空间,以“工匠精神”完善城区基础设施配套,优化街巷空间环境,丰富空间体验,增补绿化配置和座椅等城市“家具”,将城市提升行动落到了实处。
今日的铜梁,山水田园城融合发展,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源头治污
守护灵动水韵
夕阳映照下的巴川河系如玉带,碧波荡漾,蜻蜓点水翻飞。两岸绿树成荫,草色青釉,亲水台和观景亭里散步、休闲的居民络绎不绝……
水清、河畅、岸绿,这番美景离不开铜梁区全力以赴开展的源头治污工作。
贯彻落实我市第1号总河长令精神,铜梁区从源头上加强管控,全面推进巴川河、淮远河、小安溪城区段管网改造、清除沿河两岸菜地和各类垃圾、排口编号、整治黑臭水体、场镇二三级雨污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厂技改升级等一系列项目,取得初步成效。
其中,重点把管网作为治污和生态环境提升的基石来抓,大力实施管网建设。以旧县改造为例。因过去的污水主管老化和二三级管网缺失,原有排污管网不仅已经满足不了如今的生产生活需求,也对周边水体造成一定污染。因此,自去年来,铜梁区住建委先后改造主管、补铺二三级管网、做好雨污分流,累计铺设管网约14公里,使旧县周边水质得到改善。今年,相关部门还将对旧县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技改,临近的小安溪有望变得更加清澈喜人。
2017年以来,铜梁已在城区累计完成管网建设约107公里,到明年镇街计划新建及维修管网81.1公里,6个镇已完成污水处理厂技改、其余18个镇街正在有序推进中。今年下半年,铜梁将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并对老城区管网进行统一摸底排查,掀起新一轮源头治污高潮。
补齐短板
以示范促振兴
长50公里、宽7.5米的绿道,串联起巴岳山玄天湖、奇彩梦园、荷和原乡等景点景区,连接了沃柑基地、果苗世界、桂花基地等产业基地。沿绿道而行,可赏山水林田的自然美,可观嬉戏钓虾的人文美,处处做到了造景于乡村、借景于城市。
铜梁区西郊片区的绿道环线自贯通以来,短短半月,已有超100万人次来此观光、健身、休闲。有的人说这里是最美乡村风景线,更多村民认为这是条“幸福路”。绿道环将5个镇(街)13个村(社区)和沿线众多景点、基地串成一线,从绿道变为绿网,形成绿道“经济圈”,进而实现了“建成一条绿道、发展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目的。
西郊示范片,是铜梁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动作。加强道路、危房改造等建设,结合主导产业和全域旅游发展,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做好“生态+”文章……铜梁区推动菜园变花园、产业园区变旅游景区,着力打造产业一流、景观一流、示范效应一流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
“以西郊示范片为引领,我们加快城乡融合步伐,积极展现“原乡风情、大美铜梁”地域特色,带动全区乡村振兴。”铜梁区相关负责人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铜梁将持续盯住基础设施、基本产业和基层组织“三基”,狠抓人居环境整治,全力建立健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真正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
链接》》
美丽乡村让人向往
从蒲吕场镇出发,沿着新建的草油公路向山上行驰,挨山脚经过刚完成立面改造的农舍灰瓦白墙,到海拔约1000米处,豁然开朗,康济村映入眼帘。
村内,茂密的中药材生机勃勃,清澈的山坪塘倒映青山,取于山中的石块砌为屋墙,房前屋后花树簇拥,极具山乡风味。
提起家乡的变化,村民陈红满脸笑意,“我常年在外打工,回家过年才发现家里变化真的太大了!路拓宽了、产业发展起来了、房子也整修好看了,我准备明年自己做农家乐,在家创业。”
多措并举,华丽转身,“康济药乡”示范点得到周边群众和各级领导一致认可。
在铜梁,这并不是个案。在西郊示范片的效应带动下,铜梁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建设、特色小镇建设和全域旅游发展,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不断对内全领域融合、对外全方位融合,增强了全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后劲。
今年,铜梁将创建市级美丽宜居村庄3-4个、绿色示范村庄22个、美丽庭院900个,实施村庄亮化5000盏,培训农村建筑工匠100名,推动实现乡村让人们更向往。
王静 詹米璐 图片除署名外由铜梁区住房城乡建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