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金洞乡 念好“五字诀”扎实推进产业扶贫

2019-08-13 10:45:09

本报讯(通讯员 李卫/文 记者 刘旭东/图)近年来,黔江区金洞乡一直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在巩固传统产业扶贫成果的基础上,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力争使扶贫产业精细发展,积极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形成规模效益和脱贫长效机制。

在“宣”上全覆盖。通过召开群众会、村民小组会、群众院坝会等各类会议,向群众讲解产业扶贫资助政策、小额信贷政策、种养殖成本、经济效益等方面知识,让群众清楚每一项政策、明白每一项内容、搞懂每一个问题,使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扩大经营等找得到方向、融得了资金。同时坚持“扶志”和“扶智”相结合,不断推动贫困户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转变和生活环境、文明素质的提升。

在“核”上下功夫。组织熟悉情况的驻村队员和村干部,对辖区内贫困户产业发展情况逐一排查,每个村(社区)明确1名产业指导员,对全乡441户贫困户制定到户产业规划,确保户户有产业,家家能增收。同时,依托全乡的瓜蒌、黄栀子、核桃、甜茶、红薯粉加工厂等产业基地,通过土地入股、人员务工的方式吸收、解决贫困户无劳力、无技术、无资金问题,走出一条“发展产业、群众就业”的路子。

在“联”上搞创新。积极探索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发展企农契约型合作模式,利用“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培育扶贫车间1个、农民合作社28个。其中杨家社区红薯粉条加工厂与农户签订红薯收购协议,实行订单生产和保护价收购,带动了近220农户(其中贫困户55户)种植高淀粉红薯。

在“变”上做文章。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三变”改革为切入口,通过“资产入股(流转)、现金入股(投资)”等方式盘活壮大村集体经济,杨家社区和金洞村分别实现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5万元。

在“融”上做研究。围绕“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三产”融合思路,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依托杨家红薯粉条加工厂、早化村瓜蒌扶贫车间等农产品加工企业,改变农村卖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依托乡供销社、农村电商加大农产品及加工品外销力度,实现瓜蒌子、红薯粉条、二代野猪肉、七彩野山鸡、岩蛙“上网”销售。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