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黔江区城南街道一心社区看到,漫山遍野的脆红李树郁郁葱葱,一颗颗饱满圆润的李子挂满枝头,前来采摘李子的市民忙得不亦乐乎。据介绍,城南街道的脆红李面积有1500余亩。脆红李是城南街道发展的特色产业。近年来,城南街道利用城郊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蜜桃、脆枣、西瓜、脆红李等产业,目前,水果基地已达到5000亩。
无独有偶。近日,记者在冯家街道寨子社区青宵农场里看到,枣子、核桃、精品桃等经果林漫山遍野,林下套种有秘本南瓜、西瓜等作物。果园旁,是一座正在紧张建设的大型无抗生猪养殖场。据悉,青宵农场1100亩,通过大力发展立体循环农业,把猪场粪水用于经果林施肥,同时林下种植羊肚菌等。社区以集体资产入股农场,能够实现固定比例分红。当地群众(建卡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就近务工实现稳定增收。猪场建成后,一年能够出栏无抗生猪1万头。
记者了解到,发展立体农业,是黔江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择优之选。发展好立体农业,能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享受到生态和产业双重红利。去年,全区立体农业建成基地5.08万亩,实现产值5.8亿元。
今年,全区将深入推进立体农业产业发展,按照“3+7”农业产业布局,在稳定烤烟、蚕桑、生猪3大骨干产业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发展特色水果、特色蔬菜、生态养殖、茶叶、中药材、特色粮油、特色经济林等7大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确保全区粮经比达到40:60,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占比提高到45%,建成亩产万元立体农业基地10万亩,力争达到12万亩。同时,将按照2019年发展立体农业示范基地10万亩的目标,加快推动工作落实落地,着力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确保走出具有黔江特色的立体农业行动之路,确保农业增产增收。(记者 罗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