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家种植烤烟100亩,如果不是4个季节工帮忙的话,根本不可能完成生产目标。”日前,正带领村民采摘烟叶的黔江区阿蓬江镇麒麟村种烟大户邬光福对笔者说。
据了解,麒麟村是黔江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中的基地村,今年该村75户烟农种植烤烟3700亩,户均规模达49.3亩,26户烟农还申办了家庭农场。
由于规模较大,在烤烟生产过程中,特别在烟叶采收、烘烤、分级等环节,烟农需要雇请相应的劳力帮忙。这就给本村、毗邻村寨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劳务机会。
据介绍,烤烟大户雇请产业工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翻地开厢时就进场,待烤烟烘烤完后方才解聘的工人;另一种是在烟叶采收、烘烤季节就雇请的季节工。劳务人员和种烟户实行双向选择,在免费食宿的基础上,每日可获得100至120元的报酬。
村委主任张毅说,今年该村种植烤烟3700亩,有200多名季节工活跃在一线,可获得上百万元的劳务收入。
通讯员 熊定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