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黔江区推动绿色矿山建设

2019-07-30 10:27:45

矿山,以前在说起这个词语的时候,相信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机器轰鸣、灰尘漫天的场面。而现在,黔江很多矿山都已经完成了“灰向绿”的华丽变身。

黔江区大堡矿山就是众多“灰变绿”矿山的一个缩影。2019年5月,当大堡矿山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时,的确让人眼前一亮,不禁感叹:“原来矿山也可以变成这样”!

7月25日,记者在水田乡龙桥村三组的大堡矿山看到,崭新的标准化厂房、干净整洁的厂区环境、清新舒雅的绿化景观……太多的细节彻底颠覆了大家对露采矿山的认知。绿色矿山建设,让矿区生产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工人们也告别了满身尘土、下脚着泥的工作环境;同时,随着各项环保设施的使用和自主创新的改良,控制了扬尘的排放,减少了工业用水,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成本也进一步得到了控制。

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堡矿山主要生产建筑石料用灰岩,就是常说的砂石骨料,以前粗放式的开采不适应新形势下矿山的发展,所以决定以打造绿色矿山为契机,将环境保护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的全过程,实现转型升级,提升质量和效益。

2018年是大堡矿山重大抉择的一年,市场经济疲软,原本粗放式的开采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矿山的发展,但绿色矿山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企业如何生存?如何走出困境?是继续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利益,还是顺应时代发展,转变理念发展绿色矿山,是摆在大堡矿山面前的重大考验。面对新形势、新考验,相关企业没有等待观望,当机立断,把绿色矿山建设作为一次发展机遇,将环境保护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的全过程,以此引领和带动传统矿业的转型和升级,提升矿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力争把大堡矿山建设成为渝东南片区的一流绿色矿山。

“目前,绿色矿山的各项建设已全面完工,预计在今年8月完成验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矿山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打造一个绿色发展、生态良好的新型矿山。”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此次绿色矿山建设投资近千万元,硬化道路约1827米,工业广场及加工场地硬化约4200平方米,全密闭加工车间6500平方米,修建排水沟1790米、雨水收集池4座3700立方米,修建运输车辆清洗池2个,在长度约2000米内转道路沿线安装喷淋系统,防止转运车辆扬尘,在加工车间安装高压喷雾降尘装置8套,在工业广场安装高压雾炮机1套,购买20立方米洒水车1台。虽然投资较大,但通过措施的落实,生产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矿车轮胎更换及维修费用降低、工业用水减少、节能减排工作得到提升,大堡矿山真真正正地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提升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黔江区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自然资源生态修复的新途径,2018年,共修复矿山24个, 修复面积9.24公顷,2019年计划修复历史遗留矿山面积10.68公顷,并推动符合要求的13家矿山企业开展绿色矿山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绿色,是今天这个时代发展的最强音和主旋律。2019年,黔江区预计建成2座绿色矿山;2020年,黔江区生产矿山要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加快改造升级,限期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2021年,黔江区全面完成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矿山企业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不符合绿色矿山标准的矿山企业将逐步退出市场。

绿色发展,和谐共生。绿色,正成为黔江区矿山企业发展的底色,相信大堡矿山的“绿色样本”一定能带动黔江区矿山企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矿业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记者 王道通讯员 陈凯)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