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本村养蚕大户家打工,一天可收入70元。”日前,黔江区阿蓬江镇高碛居委会五组村民代翠平告诉笔者,像她这样的“蚕保姆”有200多位村民。
据了解,近年来,阿蓬江镇在两河、龙田、大坪等村(居)因地制宜发展蚕桑产业,使之逐渐成为该镇继烤烟、畜牧之后的支柱产业,年产值超800多万元。在发展蚕桑产业时,镇里注重培养栽桑养蚕大户,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笔者了解到,在桑园管理和养蚕的过程中,由于生产规模较大,养蚕大户通常需要雇请村民在肥培管理、采摘桑叶及饲养大蚕等环节给予帮忙。而养蚕大户聘请村民主要有两种方式:养蚕实行固定报酬制,每个工日70至80元;采摘桑叶大多采取效益报酬制,以采摘的数量核定报酬,以调动工作积极性。
目前,在该镇当“蚕保姆”的200多人都是附近的剩余劳动力,他们既有效解决了蚕桑大户的用工难题,同时又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
通讯员 熊定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