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金溪镇山坳村看到,1600余亩杉树在天地间茁壮成长,漫山铺绿,生机盎然。这是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黔江区在金溪镇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记者从黔江区相关部门了解到,自2014年黔江区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到2018年共完成退耕还林建设任务17万亩,今年计划完成任务3万亩,到2020年,全区将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23万亩。
据介绍,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是解决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问题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为了做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黔江区相关部门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开展调查,切实掌握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农民意愿、各乡镇(街道)需求、地块规模、重点区域、产业方向等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区25度以上耕地面积39万亩,申报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总规模20万亩,主要发展蚕桑、银杏、优质高端水果等产业。工程实施以来,全区各乡镇(街道)将退耕还林工程与林业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结合起来,目前已种植杉木4.55万亩、蚕桑1.56万亩、水果(猕猴桃、脆红李等)4.2万亩、银杏0.6万亩、木本油料(油茶、核桃等)4.37万亩、园林苗木(桂花、香樟等)0.5万亩、茶叶0.3万亩,其他各类经济林1.92万亩。
在实施过程中,各乡镇(街道)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科学谋划适合当地发展的林业产业,由区林业部门委托中介机构统一进行作业设计,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明确退耕地块、造林树种、造林技术等要求,将退耕还林计划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为了确保退耕面积实在,进一步开展好补植补造,达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目的。从工程实施开始,各乡镇(街道)每年对退耕户面积和成效开展自查验收,对自查面积不足和成活达不到要求的退耕户,责令整改,暂停兑现补助政策。在各乡镇(街道)自查验收和区级检查验收结束后,各退耕户对该补植的地块进行补植,该进行重造的进行重造。通过开展补植补造,达到夯实退耕还林面积的目的,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林业产业发展,逐步建立四大林业重点产业基地和四个林业特色产业基地。
同时,为了进一步抓好林业产业发展,黔江区还继续鼓励和支持公司、企业、大户业主发展林业产业,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退耕还林建设,激活退耕户参与基地建设与管理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在提高生态效益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增加退耕户的收入,达到在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到期后,退耕还林成果能稳得住,不反弹。
据介绍,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政策补助标准为:退耕还林每亩补助1500元,退耕还草每亩补助1000元。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分三次下达,退耕还草补助资金分两次下达。区相关部门会在认真抓好检查核实的基础上,抓好基础资料的管理,在完善直补政策兑现资料的前提下,以最快的进度、最早的时间将国家的直补政策兑现给退耕户,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记者 王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