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激发市场活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转变干部作风的有力抓手,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近日,记者从黔江区政府获悉,今年,全区各级各部门将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明晰改革任务,在抓重点抓难点抓薄弱环节上下功夫,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加大力度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黔江区根据全区试点推进情况,建立“1+N”工作体系,即1个总体意见、N个具体方案或细则,健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考核力度,全面提升改革任务落实率、审批服务时效率和公开率、企业群众满意度和改革创新度。区相关部门履行好行业主管责任,明确服务条件、环节、时限和标准,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的运作模式,让市场主体“看单点菜、照单抓药、一次办结”。加强审批平台的应用管理,规范使用工程建设审批平台,杜绝“线上线下”两张皮,确保平台审批数据、业务办理量与实际相符;利用好“多规合一”平台生成项目,确保平台策划生成项目的真实性。
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抓实抓好“证照分离”改革,相关部门出台配套实施细则,形成“1+N”工作体系,全面推广实施106项“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互联网+监管”,综合运用规划、执法、信用、行业自律等机制加强监管,实现审批监管规范统一、有效衔接。全面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将企业开办涉及的“设立登记及发放营业执照、公章刻制备案、信息确认和税种核定、申领发票、银行开户”等环节,整合为办理营业执照、申领发票、银行开户3个环节,办理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建立企业开办“一站服务、一天办结、一链管理”快车道。
全面实施“全渝通办”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健全完善“四办”服务清单,深入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严格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建立完善授权管理工作机制,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专用章”,梳理事项编制颗粒化标准清单,做到“一窗办结”。大力推行审批服务集中办理,调整区级政务中心布局,建立完善综合窗口“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机制。优化镇村政务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把所辖区域内面向群众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镇级公共服务中心,明确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代办事项,实现群众“少跑路,就近办”。改进政务服务方式,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探索实行延时服务、“7×24”小时自助终端服务。
全面推进涉农项目“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简化审批流程,严格执行“一次编制一次审批、限时办结一窗出件”,对政府补助企业投资的项目,10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批复;对政府投资的项目,15个工作日内完成批复。项目批复后不得以任何方式增加审查环节,政府补助投资项目不再进行招标限价财政评审。加强监管力度,认真落实“三公示”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开项目申报、建设、竣工情况,做到全程透明;加大涉农项目审计力度,各涉农部门要全面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决不允许讲条件、搞变通。
切实提高公共服务的公平供给。发挥政府主导调控职能,持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保持公办幼儿园占比在50%以上。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继续下放镇村一级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管理事务的权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严格落实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相关政策,发展民办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从政策、建设用地、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持民营医院,确保民族医院成功创建“三甲”;提升村卫生室服务水平,调动村医积极性,改善基层医疗条件。 (记者 周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