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塘乡,一颗颗紫红色的脆红李密密麻麻地挂在树枝上,一颗挨着一颗,鼓着圆圆的肚儿……7月22日,记者走进中塘乡中塘村的脆红李基地,一派丰盛的景象映入眼帘。
“村里的脆红李产量数我家最多。”中塘村的脆红李栽植大户黄贵州自信满满地向记者说道,他家的脆红李不仅每年的采摘数量居首,而且果子质量也属一等优质果。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塘乡着手打造‘花果山’。我家从2015年开始种植脆红李发展至今,种植面积已达到20亩,年产值达八万元以上。” 黄贵州说,去年脆红李成熟时,每天都要向黔江城里销售800至900斤果子。
宋代大诗人苏轼曾作诗云“李子冰玉姿,文行两清淳”,可见李子从古至今都是大众消暑解渴的佳品。而在黔江区,李子的作用并不仅仅是时令水果这么简单,它成为了带动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压力、帮助群众致富增收的“神仙果”。
近年来,黔江区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推广脆红李种植,在沙坝、中塘、水市等16个街道、镇乡发展脆红李2.2万亩。同时大力兴修村镇道路,做好相关运输通道,扩宽区内外销售渠道,做好李子高产量、政策大支持、经济大增收的致富模式。
“到今年为止,我区李子的总种植面积已高达4万亩。近几年实现年产量6000多吨,农民实现3000万元的经济收入,其中脆红李年产量为4000吨以上。”区农委特经站副站长王慧文说,黔江区以脆红李为主,辅以青脆李、蜂糖李、响壳李等优良品种,种类多样,品质绝佳,为黔江李子品牌的树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自2002年黔江区林业局引进脆红李品种以来,17年的发展使黔江脆红李发展成一个独立响亮的品牌,2018年荣获国家“黔江脆红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奖项,中塘乡更是被誉为“中国脆红李之乡”。
区委区政府的产业扶持与黔江人的踏实苦干精神,促成了黔江脆红李成为一个成熟优秀的品牌。黔江品牌“脆红李”每年8月份上市后,不仅满足了区内需求,还远销北上广等大城市,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
“脆红李”有“神仙果”之称。“脆红李”产业项目的发展壮大,无疑是黔江人民勤劳致富增收的真实写照,更是新时代“黔江精神”的真实体现。(记者 龚杰品 实习生 刘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