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网(记者 仇漩 雷雁乔)6月30日重庆报道:6月25日,重庆部分主流媒体与驻渝境外媒体以及驻渝中央媒体在重庆市政府外事办公室的组织下深入渝东南地区,进行了为期4天的参访活动,采访调研彭水、黔江两区县近几年的变化。
中央、境外驻渝媒体与黔江有关部门座谈
黔江: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黔江位于武陵山区腹地和重庆市东南部中心,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东汉建安六年(201年)置县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黔江集老、少、边、山于一体,是国家规划建设的武陵山片区、成渝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和渝东南中心城市。黔江民俗文化悠久灿烂、异彩纷呈,世居于此的土家族跳摆手舞、住吊脚楼、唱南溪号子,民风淳朴,风情独特。
黔江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富集,“绿色中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中国清新清凉峡谷城”、“中国森林氧吧”、“中国最具魅力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国家卫生区”等品牌持续打响;蚕茧、生猪、猕猴桃、脆红李等山地农业持续增效;全国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推动农业“接二连三”。旅游发展硕果累累,现共有7个4A景区,在创2个5A景区。引入中信集团投资120亿元打造三塘盖国际旅游康养度假区,获评“中国最美休闲度假胜地”、“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区”。
位于黔江濯水古镇的沧浪桥是世界上最长的纯木隼结构人行廊桥
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近年来,黔江区强力实施“工业强区、旅游大区、城市靓区”建设,建立“1+N”招商工作机制,中信集团、新浪金融、乌镇旅游集团等一批重大招商项目加快落地。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总量居渝东南首位,大数据学院、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引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启动创建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同时,黔江区在加快建设对外开放高地方面,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渝东南、武陵山片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加强与重庆自贸区、中新(重庆)战略互联互通师范项目等平台对接,提高两江新区﹒黔江区产业协作落地率。充分发挥武陵山区扶贫协作机制,联动4省市71个县市区全力构建“大旅游、大扶贫、大协同、大发展”的区域协作共同体,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借道“渝新欧”铁路的西进大通道,加快建立向西融合发展机制,增强中心城市“利他”辐射带动作用。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八七”扶贫攻坚时期,黔江地区贫困群众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创立了享誉全国的扶贫精神。
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黔江发挥“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2017年历史性摘掉国家贫困区县“帽子”。2018年贫困人口降至275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8%,返贫率降至0.006%,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全国首批、重庆唯一的“贫困县摘帽案列研究”样本区县,作为全国唯一的区县参加“中国扶贫改革40周年座谈会”并交流发言。
在黔江参访的两天时间里,采访团一行在当地有关部门的陪同下,参观了国家4A级景区濯水古镇、蒲花暗河、黔江芭拉湖以及被誉为东方建筑美学与西方建筑美学相结合的沧浪桥(濯水风雨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