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检查定期打分
乡村两级建“红灰榜”
“山水清新自然,村庄靓丽整洁。”这是记者近日在“武陵天塘 避暑纳凉”的黔江区白土乡采访时看到的景象。
“今年以来,我们高度重视全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同帮扶单位共同治理环境卫生,‘三招’激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据白土乡负责人介绍,一是结合市级卫生乡创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村庄清洁行动,覆盖率100%。二是乡、村、村民共同组建交叉检查组,对各村(社区)环境卫生定期检查打分。三是乡、村两级普建“红榜”和“灰榜”。每个村按5%产生“卫生文明户”上红榜1个月,授流动红旗,由帮扶单位赞助发放激励性奖品。按5%产生“卫生较差户”上灰榜1个月,通过群众会、广播等形式通报。
截至目前,白土乡群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热情高涨,你追我赶的意识十分强烈,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共同打响全乡村庄清洁行动夏季攻坚战。
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近日,记者在白土乡金塘、安堡、凉洞、白土、三塘等村(社区)看到,各村(社区)人居环境干净整洁,鸟语花香。村民们拿着垃圾袋,沿着公路、广场等捡拾垃圾,清理卫生死角。村民们的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环境宜人,家中各类物品摆放整齐。硬化的村道公路四通八达,连接着每个村落,村民的院坝、入户路基本实现硬化。护路工人正在清扫公路上的落叶、垃圾等,道路十分干净,见不到一丝杂乱。
今年以来,白土乡根据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相关部署及要求,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乡各村(社区)迅速行动,以清理垃圾、清理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和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不良习惯为重点的“三清一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同时,为创建市级卫生乡和创建市级生态文明示范乡,彻底改变集镇脏、乱、差现象,树立良好的集镇窗口形象,让集镇居民享受高质量发展相应的高品质生活,在集镇规划区范围内所有的街道和巷道,主要围绕“四清三化一改”开展,使集镇卫生明显改善,面貌明显改观,大幅提升了白土集镇美誉度。
交叉检查定期打分
为持续打好村庄清洁行动夏季战役,进一步推动工作落实落地,白土乡近期在开展了两次督查(明察和暗访)的基础上,全乡组建五个检查组,继续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交叉督查检查。
交叉检查内容包括村支两委宣传组织落实情况及群众对村庄清洁行动夏季战役行动内容的知晓度,“三清一改”的相关要求;门前三包的具体内容及村规民约的制定落实情况;是否基本做到“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得体,物件柴草码放整齐有序,村内无残垣断壁烂尾楼,垃圾清运及时,山清水秀、美丽乡村宜居宜业宜游。”
通过交叉督查检查发现,各村(社区)行动迅速、成效较好,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并要求对存在问题进行及时整治。最终,经过打分评比,安堡村、凉洞村、金塘村、三塘村、白土社区分获前五名。
乡村两级建“红灰榜”
6月28日,安堡村、凉洞村、金塘村分别开展文明卫生户颁奖活动,对文明卫生户颁发了“白土乡卫生文明户评比流动红旗”。帮扶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招商投资促进局、区行管办)为卫生文明户赞助发放了洗衣粉等激励性奖品。记者在位于集镇上的“白土乡卫生评比红灰榜”上看到,“安堡村、卫生院、农商行”获红榜,“白土社区、政府机关、司法所”获灰榜。
该负责人介绍,通过开展文明卫生户创建评比活动,进一步推进农村健康教育,提高农(居)民综合素质,有效整治家庭环境卫生,摒弃不良卫生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共享新生活,不断推动和谐农村建设。
据介绍,卫生单位参评对象为乡级各部门,卫生户参评对象为各村(社区)居民户。卫生单位每月评比1次;集镇卫生户每月评比1次,村(社区)卫生户(含白土社区集镇以外的农户)每季度评比1次。卫生单位评比取前三位进行通报表扬,上红榜,第一名发流动红旗。取后三名进行通报批评,上灰榜,最后一名发流动灰旗。集镇卫生户评比取白土集镇范围总户数的前10%进行红榜表扬,授予流动红旗,并发放激励性的物质奖励;取后5%进行通报批评。各村卫生户评比参照集镇卫生户评比标准执行,比例取前5%、后5%。考核采取100分制,由评比小组成员分别打分,取平均分进行排名。 (记者 罗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