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水田乡石郎村采访,只见林木茂密,让人感觉氧气十足。石郎安置区五无创建示范点,那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民居,示范点周边生机勃勃的田野,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都充满着画一般的景象。
“毛书记,您又来村里转了?这两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老百姓做梦都没想到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真得感谢党委、政府!”村民周光明看着一行人,一眼便认出了驻村第一书记毛德强。
毛德强告诉记者,近几年村内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产业得到大发展,村民的幸福指数的确提升不少。从2019年开始,对石郎2、3、4、5组吃水无保障、不安全问题,村支两委还将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争取在年底前完成通水通畅工作,把石郎居民小区打造成美丽乡村示范点,持之以恒抓住脱贫巩固不放松,啃硬骨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2019脱贫攻坚三清零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全村在原有特色产业蓝莓、花卉苗木、蔬菜2000亩的基础上,新建山木药材1000亩,充分运用“三变”改革契机,壮大集体经济。以农耕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以生态农业为基,积极开发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品农家乐为主题的农业观光体验型乡村旅游。加强现有林地、林木保护,增加退耕还林面积,加强幼林抚育实施,下大力气整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加强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生态质量明显改善,做到全域无垃圾。同时着力解决农村院落破旧、粪土柴草乱堆乱放、垃圾污水乱泼乱倒等脏乱差现象,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加速美丽乡村建设,认真开展“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创建工作,大力实施厕所革命,继续对极少部分未硬化的入户公路进行硬化,提升人居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进入石郎村内,宣传墙上学习专栏、健康宣传、各类公示等,无时无刻不在濡染着村民的心灵。
“干部得力,想干事、不计报酬,村民纯朴,特别是年青人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水田乡党委宣统委员田维富说,如今的石郎村正在经历从贫穷落后到文明富裕的华丽“蜕变”。
的确如此,石郎村坚持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以完善公共文化体系为目标,大力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依托石郎农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公共服务中心等阵地,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并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主题教育,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