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产业敲开致富门 文明新风扑面来

2019-06-27 10:36:35

时下,水田乡阳光明媚,瓜果飘香,绿油油的庄稼地,整齐排列的温室大棚,各具特色的现代高效农场……在水田大地上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别样景致。

绿水青山释放出生态红利,水田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多渠道打开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今年蓝莓长势喜人,应该会有个好收成。”站在水田乡蓝莓种植基地,水田乡政府有关负责人说,现在发展特色效益产业,已经成为了当地农民的自觉行动。

兴旺产业无疑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据介绍,水田乡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建设“山清水秀、美丽田园”( 简称“秀水田园”)为总目标,把水田建设成为“乡村旅游和菌类育种生产示范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发挥区位和独特气候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发挥羊肚菌育种和生产基地优势发展食用菌和中高端大棚蔬菜,因地制宜发展蚕桑、脆红(青脆)李、花椒等特色经果林,开展百合和青菜头等间作、套作、轮作的山地特色经济,实现农业产业“接二连三”,推进“城乡景”融合发展。

产业发展敲开了乡村振兴的“致富门”,如今的水田乡还在脱贫攻坚上下实功夫、狠功夫,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19年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70户917人(其中已脱贫251户843人、未脱贫19户75人、贫困发生率为0.83%),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贫困人口务必实现“三个零,两个百分百”目标(即实现7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零剩余”、已脱贫人口“零返贫”、一般农户“零致贫”,住房和饮水安全100%)。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底色是生态,而发展的落脚点是让百姓得实惠。日前,在水田乡的各个村(社区),记者看到,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直通村民庭院,村内随处可见按照标准安装的路灯,家家户户门前摆放着干净的垃圾桶……这与传统印象中“脏、乱、差”的农村环境大相径庭。

生态是水田乡的特色和底色。“乡村建设是载体,坚持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展现新风貌。”水田乡党委书记喻刚介绍,全乡将不断巩固“两城同创”成果,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目前,正在4个村(社区)全域推进土地复垦工作,全力消除危旧房屋;最近2个月重点区域为水田社区、龙桥村全域,2个月后重点在大塘村、石郎村开展“三清一改”活动,积极引导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加快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绿化美化靓化行动,力争实施退耕还林3000亩;每月至少开展河道巡查2次以上,改善水域环境和河道生态环境。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开展户评比、村评比等,确保人居环境取得实效;开展卫生院落评比活动,建立曝光台,定期曝光做得好和差的村(社区)、农户和部门。

此外,水田乡还在培育乡风文明上实现新突破,通过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法治德治教育和时事宣传活动,实施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村(社区)建设。开展“文明生活进乡村”宣传教育,深化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发动全乡农户立家庭新规,树立良好家风,切实做好文明乡村和文明家庭创建工作。

(记者 费玉琼 文/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