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处长听老农“传经” 真正干群一家亲

2019-06-22 00:34:06  来源:奉节攻坚办

“老张,你烟叶长得这么好,快给我们传点经哈!”6月14日上午,重庆市政府驻四川办事处信息调研处处长、平安乡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龚平一行来到天台村3社张胜昔家,拉着老张的手急切地问道。

(老张介绍科学种烟 田筠文摄)

“龚处长,我今年56岁哒,种了几十年的地,你看我这双手,像不像老农民的手。”老张自豪地伸出双手:“应该和你们坐办公室的差不多吧!现在当农民靠什么脱贫致富?一靠勤劳,二靠头脑。”

老张是村里少有的文化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高中毕业生,因为父母多病和孩子年幼,几十年来,他大多在家务农。两口子每年轻松种地20多亩,还喂养4头猪,年收入10多万元,这在当地是少有的。

(龚平处长为老张写对联 田筠文摄)

老张说,种田种地要动脑筋,比如我每年种了10亩地的土烟,按传统种法,一家人累死累活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按新办法,我一个人轻轻松松三、四个月就完成了,什么原因?要动脑创新。比如在施肥环节,传统施水肥,要10次左右,我改为施干肥,只要一次底肥两次追肥就行,节省劳动力十之七八;再比如收割环节,常规做法是下田到地用刀一刀一刀地割,风吹日晒劳动强度大,我发明了一种简易收割机,坐在家里弄,省时省力效率还提高两三倍……

再比如种蔬菜,我10亩地轮种蔬菜,收入也可观,每年能收三、四万元。根据土壤学原理和地理气候条件,我只种两种蔬菜:一是华阳白,这种菜口感好,群众喜欢,不愁卖;另一种是生菜,我打的是季节差,反季节,所以收入高。

老张的经验和创新一套又一套。龚处长问得仔细,老张摆得认真。一上午的龙门阵让他俩成了好朋友,还互加了微信电话。

老张知道龚处长知识丰富,拉着他去房间里看他自创自写的几幅对联。对联内涵丰富也和他的人生贴切,因张贴的对联已陈旧,部份对联还已残破,他请求龚处长给他重写。宾主二人一人端砚压纸,一人挥毫疾书,农家小院不时响起欢快爽朗的笑声。(撰稿:平安 编辑:刘圣宇)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