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床上长势喜人的水生植物。
近日上午,在铜梁区旧县街道小安溪河段家塘河面,笔者见到几名工人正在沿岸的水面上安置植物生态浮床。“这些浮床上培育的梭鱼草、鸢尾、菖蒲等植物,根系发达,净化能力强,是很好的水体‘清道夫’。”重庆龙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邦齐介绍说。
小安溪河曾污染严重
据了解,小安溪河发源于永川,全长120公里,其中流经铜梁区虎峰镇境内的约8公里。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小安溪河一度污染严重。经过近年来的有效治理,水质得到很大修复,但仍然存在富营养化较为严重的问题。今年,铜梁区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在坚持河面清漂、河畔清洁的同时,在小安溪河虎峰镇段开展生态修复项目。
承担这一项目的就是陈邦齐所在的龙邦农业公司。他说,他们的妙招是请来植物“清道夫”,放置在河边的生态浮床上,既净化水质,又美化环境。
生态浮床一举两得
笔者站在河岸望去,一张张浮床漂浮在水面上上,上面放置的水生植物一片翠绿,有的开出了艳丽的花朵。再仔细观察,这些浮床是由一个个长方型的绿色泡沫盒做成的,每个泡沫盒上有一排圆形孔洞,水生植物就被放置在孔洞里。塑料绳索将泡沫盒连成一体,最后固定在岸边。
“浮床栽培用的是无土栽培的原理,浮床和绳索都是由无毒无味的材料制成,它们的使用年限在3年以上。”陈邦齐说,目前试种的有淡紫色的梭鱼草,它叶片翠绿,花期较长,适宜在20厘米以下的浅水中生长;还有水生鸢尾,它的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吸收水体污染的能力强。而且抗寒性好,花大色艳,植株进入冬季也能保持常绿;另外还有菖蒲、美人蕉等,它们的根系与水体接触面积较大,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恢复水体生态平衡。他说,这就是它们之所以被称为水体“清道夫”的原因。
据介绍,小安溪段家塘河段的上游就是旧县街道的污水处理厂,在这里安置水物浮床,主要就是利用水生物吸附水体里残存的有机富氧物和鱼类排泄物。“这相当于给溪河净化再上了一道‘保险’。”铜梁区环境部门有关人士说,他们规划在河面安置1000平方米的浮床,每个浮床在15至20个平方米。
龙邦公司则表示,该公司在土桥镇六赢村修建了水生植物基地,成功引种包括这次使用的鸢尾、梭鱼草等100多个品种的水生植物,将逐渐应用在河流、人工湖的水生态修复上。
启动拦河以鱼净水工程
笔者在现场还注意到,河道里还安装了3道拦河网,网上拴有浮桶和泡膜浮球,在河里形成3道透水式栅栏,河岸边则修了水泥石磴来固定拦网。
“拦河网有3道,还有两道拦渣网,使拦河的水面长度达到3公里。”铜梁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人曾仁圃说,拦河的目的是通过以水净鱼,帮助水生态修复、净化水质。
“按照规划,我们在小安溪河里每亩河面投入200尾白鲢和花鲢。”他说,这两种鱼以浮游生物为食,而小安溪河里的浮游生物丰富,因此不需要另外投放饵料。同时,为了防止夏季涨水时节小安溪上游漂浮物过多,镇村将在上游临近养鱼区域的河道增设拦渣网,并及时清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