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123456”工作法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

2019-05-28 03:25:50

自5月13日正式启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以来,在实践中,黔江区紧紧围绕“123456”的总体工作思路切实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

“1”就是围绕一个品牌。依托“爱在黔江”志愿服务品牌,创新活动形式,整合各类资源,构建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0个乡镇街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6个试点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级工作体系,组建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总队、163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筑牢服务群众的志愿服务力量。

“2”就是统筹两个阵地。网上探索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APP”,借助网络进行志愿服务项目发布、志愿者招募、注册及服务时长记录;开设网上交互平台,提供志愿者与群众的互动交流窗口,征集群众志愿需求及志愿者服务意向。网下充分发挥中心所站及志愿服务分队的宣传引领作用,网上“接单”网下做,供需对接,让志愿服务更精准有效。

“3”就是坚持三维建设。点上抓特色。每一个实践所站围绕苗土文化、红色文化、诚信文化或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等,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线上抓制度。按照“有活动阵地、有统一标识、有工作人员、有志愿服务队伍、有活动项目、有工作制度、有经费保障”的“七个有”要求,对各实践所站进行规范建设。面上抓覆盖。借助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QQ工作群、微信群,搭建起便民服务网络群,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进群众身边。

“4”就是坚持四时考核。月—督查,以月为单位,实地查看实践所站活动开展情况,现场针对薄弱环节提出建议意见。月—排名,根据每月的督查结果进行量化评分,以排名的形式倒逼工作进度。季—通报,以季度为单位,以通报的形式分析梳理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进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年—考核,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考核体系。

“5”就是坚持五化服务。依托网络交互工具,构建“平台出单、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活动机制。人性化制单。走访群众,对群众需求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及时调整平台菜单系统。简易化点单。群众可以平台点单、电话点单、微信点单、QQ点单。精准化派单。根据群众点单需求,及时派出相匹配的专业服务队伍。透明化晒单。通过交互平台及时公布群众点单、精准派单的时限及完成情况。社会化评单。以群众点评和志愿者自评相结合共同推动志愿服务更加合理化、实效化。

“6”就是开展六大实践活动。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实际,扎实开展理论微宣讲、梦想课堂、“榜样面对面”等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宣讲活动,广泛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主流价值培育践行活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群众文化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贴近群众生活的传统文化活动。移风易俗活动,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深入推进“十抵制十提倡”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关爱帮扶活动,大力开展“邻里守望”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推动邻里之间守望相助、患难相恤。(通讯员 杨靓)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