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家访路上,那些风景

2019-05-16 10:50:42
黄溪中学教师开展家访
本报讯(通讯员杨玉莲文/图)“你们教育部门抓得紧,做事踏实,回回要到屋头来核实情况。”说这话的老人今年60岁,是黄溪中学一名初三学生的外婆。

为了准确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思想、生活状况,确保将教育扶贫落到实处,促进家校共育,5月10日,黄溪中学组织全体教师对全校150名建卡、低保、残疾、孤儿四类家庭困难学生进行了家访。

访前:

“安全时刻牢记心间”

5月9日,黄溪中学家访动员工作会在学校大会议室召开。会上,学校负责人带领大家再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及座谈会精神,着重指出“三不愁两保障”的中包含的教育相关内容。

此次家访,黄溪中学在校的56名教师分成16个组,针对建卡户、低保户、残疾、孤儿等四类家庭共150名学生进行入户家访:宣传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和学校近年发展情况,通过家校互通,更好地了解学生发展状况。

会上,校长余武军反复强调注意出行安全,宁多走几步,也不冒险行车;切实做好宣传引导工作,确保学生完成义务阶段学习;并且要求全体教师如实填写家访记录材料。

路上:

“这娃儿造孽啊,要老师你们费心哟!”

笔者去到的六户人家,其中五户孩子都没有父母在身边,他们有的跟着舅舅生活,有的随姑姑过日子,也有的从小就在外婆身边长大。其中一个学生的外婆说,孩子两岁不到就跟在自己身边,接到身边就放不脱手脚了,家里人也不埋怨我。现在自己年纪也大了,没有什么能力和精力再好好照顾他。现在政府有政策,还去给他在那被火烧没了的屋子上建了个平房。

另一家更具体,跟着姑姑过活。我们离开的时候,一个邻居老大爷从屋子里出来,专门说道:“这个娃儿造孽哟,家里都没得人了,跟到嬢嬢过,老师你们要费心啊!”

后续:

“老师,我知道你是最了解我的。”

家访要实实在在的进屋漫谈,大家都提前找班主任作了功课。孩子平时的表现,长处、短板尽皆了然于胸。所以和家长、孩子的聊天都言之有物。

下午,大家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一个年轻班主任高兴地在群里晒道:就这样被表白了,配图是她班一个孩子发的朋友圈——

“老师,感恩有你陪伴的每一天。今天程老师和杨老师来家访,对我说的话也是您想说的吧!我猜出来了只有您那么了解我,爱你,么么哒!我知道我内向,以后我会和同学好好相处,努力学习!”

教育扶贫,真正要落到实处,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一次简单的家访,一段曲折的小路,串联起家校间的距离,而长久的联系更在家访之外!正如那些家长说的,“一切为了孩子,我们的心都是一样的!”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