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区人民法院: 庭审进校园 以案释法零距离

2019-05-14 13:44:46

本报讯(记者郝好)日前,为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切实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为下一代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法治氛围,铜梁区人民法院在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开展“庭审进校园”活动,公开审理一起涉嫌容留他人吸毒案。该校三百余名师生和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全程旁听了案件审理。

“哐!”当天上午10点,随着庄严的法锤落下,庭审正式开始。“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法院现在开庭。带被告人欧某到庭……”审判长话音一落,法警将被告人欧某押解到庭。

在近两个小时的庭审中,控辩双方进行了充分的举证、质证和辩论。旁听席上鸦雀无声,代表、委员和师生们聆听了案件审理。经审理查明,被告人欧某在其住所内容留刘某、廖某和蒲某等人吸食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和甲基苯丙胺片剂(俗称麻古)。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欧某一次容留多人吸食毒品,其行为已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鉴于被告人欧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愿意认罪认罚,依法对其从轻处罚。法庭当庭宣判:被告人欧某犯容留他人吸毒罪,判处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被告人当庭表示服从判决。

庭审过程中,公诉人还特别就容留他人吸毒的危害和恶劣影响对被告人进行了法治教育。同时,告诫青少年一定要遵纪守法,远离毒品和犯罪。通过活动,使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了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

庭审宣判后,审判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毒品的危害、青少年涉毒的原因,告诫广大师生朋友们一定要认清危害,远离毒品,树立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

在整个庭审过程中,大家深受教育,整个庭审现场秩序井然。在这场公开庭审中,法庭调查、法庭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庭审过程逐一展现,让现场师生了解了案件的审理过程,感受到了法庭的威严和法律的神圣。

被告人最后的认罪悔罪陈述更是让现场师生感触颇深。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场庭审进校园活动,深刻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以后一定加强自我防范,远离毒品,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公民。“这是我第一次现场观摩法庭庭审,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法律的严肃和公正。”旁听了此次公开庭审的大学生晏雨佳说,今后将向身边的人传播法律知识,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青少年容易受到社会中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包括毒品的影响。这对青少年学生成长危害巨大。今天的庭审进校园活动,零距离以案释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法律的公正威严,了解了吸食毒品的严重后果。让学生接受了一次全面的禁毒知识教育,对他们树立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很有帮助。”庭审结束后,重师大涉外商贸学院一老师说。

据悉,近年来,区人民法院积极延伸审判工作职能,抓住青少年这个“重要对象”,扩展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创新普法讲法内容,不断加大校园普法力度,定期开展“庭审进校园”活动、“送法进校园”,举办法院开放日邀请大中小学生参观法院、旁听庭审、了解司法。校园普法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