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水稻涝害后如何管理?这5点很关键

2019-04-23 11:38:20  来源:南方农村报

近日,华南地区遭遇强降雨,广东惠州、广州、河源等局地大暴雨。广东是全国最重要的水稻主产区之一,连日遭遇大雨甚至暴雨,各地水稻生产不同程度地受到涝害影响,部分地区受灾严重。

“涝害是由于稻田水层太深、水稻缺氧而造成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钟旭华告诉记者,水稻受涝害最重的时期是孕穗期和开花期,分蘖期影响相对较小。当前,广东省水稻大多处于分蘖期,如果能及时做好后续排水、补苗、施肥等管理措施,涝害影响可大幅减少。他指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

◎判断受灾情况

水稻是耐涝作物,但如果淹水深度过深,淹水时间太长,将导致烂秧甚至死苗。若在退水后,早晨叶尖仍吐水珠,表明稻苗可活;如无吐水珠,轻拔稻苗就齐根拔断,表示稻苗已死。

◎排

先排高田,使苗尖尽早露出水面。如是阴天可一次排干水,如是高温烈日天气,不可一次排干水,因稻田长期浸在水里生活力弱,茎叶柔软,遇晴天烈日容易枯萎,反而加重损失。要保留适当水层,分步排水,防治稻苗突然失水死亡。

◎洗叶补苗

有条件的可在退水时及时清洗稻叶上的泥沙,并进行补苗。如果缺苗严重,可将几块田并为一块田,空出的田块进行改种或补种。

◎施肥

水稻受淹出水后,根、叶、蘖要尽快恢复生长,加之原有稻田肥料流失较多,需要补充营养元素与矿物质,追肥宜快,以促进分蘖和生长发育。施肥应以增施速效肥料为主,由于受淹后水稻根系吸收能力差,施肥时要采取“少吃多餐”的方法。不可一次施肥太多。

◎及时防治病虫害

稻田受淹后,稻株缺氧,稻体醋化物增多,同时,受淹期间水稻叶片损伤,病菌易浸入,要以预防为主,及时防治细菌性褐条病,白叶枯病等病害。

对于涝害严重,无法恢复的水稻田块,建议改种蔬菜等作物,以尽量减少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