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去年广东省秋冬季青瓜种植面积较少,在其它蔬菜价格走低的情况下,青瓜的价格一直较高,每公斤在3-4元之间,亩收入普遍都在一万元以上。因此,今年春季青瓜种植面积有所增加。
然而,最近阴雨绵绵,加上气温不断升高,给进入开花结瓜期青瓜的生长造成不少麻烦。要使青瓜优质高产,就要做好植株整理、肥水管理、小刀处理弯瓜伸直、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
□摘心有利于提产
植株整理包括整枝、打杈、摘心等。青瓜栽培过程中,除侧枝、摘老叶等称为整枝,及时整枝可防止养分消耗和病害流行,提高产量和品质。打杈是根据栽培需要,摘除主蔓上侧枝,主蔓生长初期,把8节以下侧枝及雌花除去,以促进植株正常生长。摘心(打顶)是主蔓长到约2米高时(一般为30片叶),除去顶端生长点,称为打顶或摘心。
摘心后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气孔阻力减小,蒸腾强度、根系活力及光合作用均增强,植株从营养生长迅速转向生殖生长,植株诸多有利于同化作用的生理功能变得更加协调与增强,有促进其叶腋花芽雌蕊发育、改变花芽性别分化趋向的效果,形成更多雌花,且化瓜现象明显减少,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叶面追肥经济有效
青瓜根吸收力较弱,对高浓度肥料反应敏感,易发生肥害,追施要少且勤。定植后约5天淋施第一次水肥,隔5天淋施第二次,肥料可用尿素或高氮复合肥,浓度为0.3%-0.5%。以后视生长情况,可5-7天施肥1次,用高氮、高钾复合肥或高钾复合肥,亩施用量为8-12公斤。青瓜叶面指数大,叶面追肥吸收快,是经济有效的追肥方法。一般在生长中后期,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叶面肥,可选用磷酸二氢钾、氨基酸、钙镁硼液肥等,每隔5-7天喷1次,连续3-5次。
□小刀技术操作简单效果好
青瓜弯瓜发生十分普遍,发生率达20%-30%。发生弯曲时,常见瓜农在瓜尾部缚重物坠直,或用木片、竹片压直,工作量大。
弯瓜小刀处理伸直技术,简单易操作,效果好。用锋利消过毒的小刀,在瓜条外弯离瓜柄下端约0.8厘米处,沿弯瓜半圆周轻划一刀,深度约3毫米,通过暂时切断营养通路,来均衡整个瓜条的营养供应,促使弯曲瓜条逐渐伸直。对收获前3-5天的小瓜进行处理效果最好,过早瓜条小,难于操作,影响瓜条膨大;过迟瓜条大,生长基本停止,瓜条基本定形,伸直效果不明显,且伤口愈合效果不够理想。
□促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
高温或连续阴天时,青瓜往往营养生长旺盛而导致结瓜少,可在初花期进行叶面喷施乙烯利溶液(浓度为40%乙烯利4000倍液),目的是控制营养生长,促使植株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促进花性转化,增加雌花数量。
□对症下药防治主要病害
霜霉病。病斑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部有黑色霉层;最后病斑组织坏死呈褐色,严重时病斑连片,全片枯黄卷缩,很快凋萎枯死。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定期喷施叶面肥;结瓜后及时摘除下部老叶,增加通透性。药剂可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70%丙森锌·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或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或75%肟菌酯·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喷雾。
白粉病。叶片布满白色粉末霉状物,发病后期叶片病斑上产生许多黑褐色小粒点,叶片枯黄,严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要控制浇(灌)水量,防止苗徒长;不要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中后期,多喷施叶面肥,以防植株早衰。发病初期可选用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或30%氟硅唑可湿性粉剂,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或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