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2018年以来,黔江区深刻领会、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着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体制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推动全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完善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机制
为保护黔江天蓝水清地净,2018年,黔江区制定了大气、水、土壤等三个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并将防治重点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级各部门。
为防治大气污染,黔江区建立了大气污染源定期巡查制度,对重点工业企业、非煤矿山、机动车、加油站等大气污染源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移送相关部门处置。与周边区县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还建立了秋冬季大气污染专项检查机制,重点时段防治空气环境质量超标。
为防治水污染,黔江区建立了水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制度,对河流排查、饮用水源专项行动、黑臭水体督查等发现的问题,及时移交责任部门办理。与周边区县建立了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共同防治跨界河流污染和应急处置。同时,着力推进建立阿蓬江横向流域生态补偿制度。
为防治土壤污染,区政府与区内部分重点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积极开展疑似污染地块的调查评估,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完善联合监管机制,继续保持全区无涉重金属企业的局面。
建立人居环境整治、畜禽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走进黔江区中塘乡兴泉社区黄泥田大院,目之所及,院落干净整洁、房前屋后花木相依……美丽、和谐的农家大院令人感到十分温馨。这里新近实施了房屋风貌改造、入户路硬化、交通整治、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分类生活垃圾收集设施、路灯、庭院美化、文化广场建设等基础工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黔江区,这样靓丽的农家大院还有很多。近年来,全区上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建”“治”“管”“改”,巩固国家卫生区成果,抓好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加快建设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生态保护建设,效果明显。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黔江区专门编制了《黔江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聚焦“五沿”地带,抓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打造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庭院,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形成长效。
另一方面,黔江区结合实际,编制了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明确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及边界范围,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布局,促进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
深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2018年以来,黔江区着力建设环保信用评价制度,以建设“诚信黔江”为总体目标,以政府信用建设为龙头,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为重点,全面推进环境信用建设。除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还健全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典型案例报送机制,加强与信用体系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促进信用信息公开和信用信息共享。
同时,黔江区大力完善河长制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政策体系,通过了《黔江区与酉阳县阿蓬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情况,对矿山企业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区内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有力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记者 梅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