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貌不扬、其言不多、其行不彰,凡见识其人,陈建华多给人留下“老实人”印象。
在脱贫攻坚战场同样如此。
没有“官样”,更没有“官威”,平凡无奇,朴实无华。
他并非没有“官位”。 2015年7月,陈建华进驻奉节县平安乡文昌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时,还是县委机要局局长。
(入户走访)
中间县委办公室两次换人当队长,他则三次担任工作队长,队员、队长“角色”在变,但情怀始终未变,“我就在那里”。
“老实人”爱做“老实事”。通过几轮走访,他认为首要应改变基础设施落后面貌。
4社小地名晏家坪到岩湾,居然没有一条“完整土路”,协调之下,在这里新修5.5公里社道, 80余户300余人出行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开院坝会)
3年多来,文昌村新修公路4公里,硬化村道5.85公里,整修泥结石路10公里,整治公路“三线”22.3公里,产业道路户户相连;新建集中供水工程4处、分散供水45户,实现用水户户接通;实施C、D级危房改造135户,易地扶贫搬迁29户,确保住房户户安全。
(清理路边乱石)
“老实人”常有“新办法”。产业发展滞后不仅是一个“争取”问题。
文昌村福湾集中安置点场坪开挖,产生大量废土、废石。
(福湾安置点)
看着这些“废弃物品”,不仅有他,村指挥所指挥长苟大松都发现其中“商机”,当即与村支两委、村民代表、监督委员会成员研究,决定租地一块,用于堆放废土和废石,2018年10月底以6万元价格卖给一位施工老板。
这6万元自然成为文昌村又一笔集体经济收入。除此之外,光伏发电项目也为集体经济创收7万多元。同时引进重庆珍西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专业化管理团队,打造全市产业扶贫样板“文昌田园”。
2018年文昌村被确定为全市“三变”改革试点村。
2018年10月,文昌村“三变”改革入股分红现场,148户570人共分红股金36万余元。
(入股分红现场)
通过多方协调,深入调研市场,结合实际合理规划增收产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大户+农户”等多种模式,发展脆李1600亩、万寿菊3000亩、高山蔬菜210亩、良繁种猪300头、生猪养殖1500头,建成光伏发电站90KW。
(文昌田园)
同时科学布局农旅产业发展,积极申创关门山4A级景区。建立完善“五大协会”、村规民约等乡村自治机制。选育2名大学生本土人才,推行“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制度,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全面夯实。
“老实人”有副“好心肠”。40个月来,陈建华坚持家家到、户户落,遍访746户群众,召开群众会、院坝会180余场次,解决问题160余个。
(开家庭会)
当村民提出,主干道应安装路灯建议后,他与村指挥所一班人积极回应,协调6万元资金,安装太阳能路灯35盏。
贫困户邹运喜,老母现年85岁,虽瘫痪在床,但每天能喝三两白酒,他不仅主动帮忙从县城带药,还立即送上几十斤“老白干”。
(为邹运喜母亲送药)
因为他早已将这里一山一水、家长里短烂熟于心。
(刘圣宇 王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