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周末想去郊区散散心,有哪些好去处?能住哪些特色民宿?继上海旅游节9月 “乡村民宿体验周”推出50家“上海市民休闲好去处”和39家参与优惠活动的乡村民宿名单后,“海派乡村民宿联盟”今天在沪宣布成立,民宿从业者、关注民宿的学者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海派民宿的发展和未来,推动海派乡村民宿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市民游客提供“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旅游体验,9月初,上海市政府颁布了《关于促进本市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着力将乡村民宿培育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产业,把上海农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目前,上海已有崇明的生态民宿、浦东的特色民宿、金山的渔村民宿、奉贤的稻田民宿等诸多类型。那么,怎样的民宿才是更有海派特色的乡村民宿?今天在新闻晨报·周到主办的上海民宿大会上,与会的民宿政策制订参与者、学者及从业者,共同探讨了这一话题,并对民宿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展开讨论。
一代大家南师怀瑾之子南一鹏先生说,旅游需要造景和造文化,已经有文化民宿地方,更需要把这些元素做透。说到底,民宿要会讲故事,要有活生生的人,要让人有回家的感觉,来了还想再来。如果民宿只是看重硬件,对于游客来说可能去哪都差不多,这样的民宿也就失去了长久的吸引力。南一鹏举例说,曾经有人想开发上海的某座古镇,最初的想法是把古镇的居民全迁移出来再重新打造成民宿空间。对这样的想法,南一鹏并不赞同,他认为民宿首先要看的不是宅子,也不是买雷同的纪念品,而是看其中住着的人和生活状态,并和他们有交流。从这一点上来说,民宿投资首先考量的也是人,而不是财,这也是上海需要学习的国际思维之一。南一鹏同时提出,发展民宿,退思园、豫园都值得借鉴,“小地方透出大格局”。上海没有青山,但有绿水,可以考虑开发水上旅游。
作为国内民宿业发展的高地,浙江莫干山洋家乐全国闻名。被称为洋家乐幕后推手的德清文旅集团总经理、前德清县旅委副主任杨国亮分享了莫干山洋家乐民宿带来的变化,和未来他们要努力的方向。杨国亮说,莫干山18个村、2个社区,每个村子都有产业,都有住宿。以前是乡下人进城观光,现在是城里人喜欢到美丽的乡村休闲喝茶,这些有吃有住的乡村,和一些欧洲的休闲小镇变得有些类似。难得的是,这些乡村依然保持着原来的安静,但同时又不再有随地乱扔的垃圾,也不会有路边拉客这样的场景。这些从头做起的原创民宿,给乡村带来了美丽,也带来了村民观念上的转变,不知不觉实现了乡村振兴。
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冯学钢则认为,民宿变“美宿”,是逆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同时,海派乡村民宿的未来还面临很多问题。比如,整体消费层次比较浅,转型发展的矛盾还是比较突出,土地和人才瓶颈,产品结构老化等。因此,未来乡村民宿发展应基于板块和资源特色,引导民宿集聚式、集群式发展。此外,乡村民宿需要对接都市市场需求,发展多层次、高品质的民宿产品。加快民宿市场准入的制度创新,促进差异化竞争,培育上海特色乡村民宿品牌。
本次民宿大会还发布了“足不出沪游沪郊”地图和相关H5,后续将联合OTA平台和各大旅行社,推出集合海派乡村民宿与“市民休闲好去处”等乡村休闲旅游点为一体的旅游线路,探索海派乡村民宿的延伸化服务。明天起,上观新闻“任我行”也将推出上海新民宿系列,关注上海乡村特色民宿发展的不同模式,及推进过程中遭遇的困难,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