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秋日的桐庐县莪山畲族乡,飘荡着红曲酒特有的香味,“十大碗”长桌宴上传来阵阵欢声笑语,畲族姑娘穿着民族服饰哼唱起了畲语歌曲……共同为畲乡30年的变迁添上幸福的注脚。
10月17日,畲乡卅年•山哈而立”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浙江省民族乡村“百村论坛”在莪山畲族乡隆重举行,活动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畲乡镇村的代表、帮扶集团代表、畲族文化专家学者以及莪山乡贤、投资客商、企业家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谋“中国畲族第一乡“发展。全省竹竿舞大赛、庆丰收、酿新酒”第二届莪山畲族乡红曲酒开酒节、畲家“十大碗”长桌宴、“遇见山哈”畲族文化主题演出、全国民族非遗展等子活动轮番上演、精彩纷呈。
畲族自称山哈,依山而居,以农耕狩猎为生。1988年12月28日,莪山畲族乡成立,到今年正好是30周年。今年56岁的邵兴华是土生土长的畲乡人,他从小在畲乡新丰民族村戴家山的外婆家中长大,见证了家乡这些年的发展巨变。“十多年前这里连路都不通,上下山都要从山哈古道走,一走就是好几个小时,很不方便。现在好了,车子可以直接开上山,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去年,邵兴华将老宅重新利用改造,并盘下了旁边的一栋房子,保留泥土墙外立面,做起了民宿。如今,戴家山8号已成为戴家山的一家精品民宿,旅游旺季的时候,房间基本都呈爆满状态。“现在民宿交给我女儿管理,年轻人会利用网络手段吸引游客来住,每次听到来玩地游客夸我们畲乡,我都会感到很欣慰、很骄傲。”
像邵兴华这样和家乡共发展共获益的畲乡村民还有不少。2013年开始,不少新丰民族村的村民都把自家的老房子出租给了民宿经营者,五年的时间,宁静的“小村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秘境•山乡生活”“云夕•戴家山”“戴家山8號”“独幽处”等民宿项目让戴家山精品民宿集群成为桐庐一张旅游“金名片”。除了民宿每年的租金以及管理费用,民宿还为村里的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在旅游旺季,平时空闲的妇女人均有5000左右的月收入,让祖祖辈辈生活在山坳坳里的村民,尝到了“钱袋子鼓鼓”的幸福感。
从三十年前的黄泥房到如今的白墙彩瓦,从三十年前的封闭阻塞到如今的四通八达、引凤来栖,从三十年前的男耕女织到如今的“两山”转换,古老畲乡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蓬勃景象。数据显示,30年来,工业产值从1988年的1385万元提升到2017年的11.7亿元;农业产值331万元提升到1.1442亿元;人均收入从760元提升到22842元。特别是村级增收化债效果明显,今年上半年全乡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471.66万元,同比增长67%,其中经营性收入223.09万元,4个村债务全面化解。
如今,莪山畲族乡在不断继续优化戴家山民宿集群,打造资本能盈利、集体能增收、村民能致富的民宿综合体。在做精做细产业品牌发展的同时,畲乡还致力于做深做透农旅结合文章。莪山畲族乡以生态林业特色产业为基础,做大做优高节竹、中药材、蔬菜水果、特种养殖等产业,持续发展农民创收的“绿色银行”。同时,引进资本和引导村民发展农业休闲、乡村旅游等富民经济,加大“山哈老家客”乡域品牌建设,推动农特产品商品化、标准化、电商化、品牌化,不断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村容村貌变了,产业发展好了,百姓生活美了,“最和谐畲乡”逐渐奏响和弦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