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全面升级的背景下,近年来,老年旅游需求集中爆发。北京市旅游委日前召开北京市老年旅游工作会,会上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发布了简版《北京老年旅游发展报告(2017年)》。10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又从《报告》课题组拿到了相关详细内容及独家数据。《报告》介绍,受访老年人中有35%平均每年旅游两次,但有超七成的老年人表示北京老年旅游市场上针对老年消费者的产品和线路不足,还有近六成的老年人表示,北京需要发展针对老年游客的专业旅行社。
旅游市场新爆点
旅游行业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红利的主要受益者之一。《报告》课题组负责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旅游咨询中心主任王琦介绍,参与调查的老年人年平均旅游次数在一次以上的占比高达86.25%,虽然他们愿意花在旅游的支出在2000-20000元/年不等,但三成以上集中在5000-10000元/年,可以看出北京老年旅游市场的需求较强。
细分老年人的旅游需求,王琦表示,调查发现,老年旅游者出游时间比较灵活,不受工作时间的约束,倾向于选择3-5天、一周左右的行程,出游目的以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为主。
而日前也有研究机构发布数据显示,以邮轮游为代表的旅游产品近年来愈发受到老年游客的关注。歌诗达邮轮船务(上海)有限公司北方区经理闫新也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由于邮轮游对年龄要求没有上限、吃住行全包,而且大多有老年人优先上船等附加服务,因此目前歌诗达邮轮旅游产品的客户中有49%都是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提出,出于安全、稳妥、方便等方面的考虑,选择参加旅游团出游仍是老年人的主流旅游方式,超过七成的老年人表示愿意跟团。然而,现阶段,老年游客也呈现出了一定的散客化趋势,近一半的老年旅游者表示愿意选择自助游的旅游方式。
差异化服务“留白”
老年人的旅游消费盘子虽然在不断扩容,但由于供给端升级速度还不理想,不少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王琦直言,目前,老年旅游产品线路、保险制度以及便老设施需进一步优化,北京老年旅游市场存在需求过剩、有效供给不足的现象。
《报告》中针对旅游企业的调查显示,只有一成左右的受访企业经营老年旅游产品的比重在50%以上,有近四成的企业相关产品经营比重只有11%-30%。无独有偶,在《报告》有关北京老年旅游市场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的调查中,也有42.86%的受访者表示,目前北京老年旅游休闲业态比较单一,与老年消费者需求多元化、个性化不匹配。
《报告》还披露,调查研究发现,老年旅游的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是限制北京老年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有大量老年旅游者表示需要增加便老服务设施、专用厕所等。由于旅游供给尚不能完全匹配老年游客的需求,近年来,老年游中出现法律纠纷的问题日益凸显。
近日,北京二中院发布对五年来审结“老年人旅游人身损害纠纷案件专题调研”结果显示,老年人参加的“夕阳团”、“银发团”等旅行团,团员大多为老年夫妻或独行老年人,而旅行社普遍仅配置1-2名领队或导游陪伴,难以为每位老年人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保障。据统计,2014-2018年,市二中院审理老年人旅游人身损害案件共27件。其中2件案件中的老年旅游者造成死亡的后果,7件案件中的旅游者造成残疾,死亡、残疾比例分别为7.4%、25.9%。
借精细化产品设计谋变
老年游方兴未艾,提高供需匹配度无疑将创造一个动力强劲的消费增长点。对此,《报告》建议,旅游企业应更充分地聚焦老年群体的旅游需求,开发适老特色旅游产品,特别是老年旅游者最感兴趣的生态风景类、温泉养生类和历史文化类等旅游项目,以满足老年旅游者的旅游需要,“旅行社和旅游接待单位只有不断从旅游线路的选取、行程的设计、食宿的安排等方面入手,充分考虑老年旅游者的需求特点,深入挖掘需求的可能性,实现产品的差异化,才能进一步开拓老年旅游市场,更好地为老年旅游者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
王琦表示,老年旅游产品设计要将安全放在首位,还表现在要保证旅游全程服务安全,老年旅游者比较看重交通和食宿情况,交通应体现快捷、舒适,饮食要考虑老年人的肠胃、身体特点和饮食习惯,整个旅游行程的安排根据老年人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适度减缓,注意劳逸结合。《报告》特别提出,老年旅游者结伴出游的情况较多,一般会与老伴、亲戚朋友以及儿女家人同游,且呈现散客化趋势,旅游企业可结合这一特点将“定制旅游”做得更为精细,推出家庭游、亲子游等旅游项目。
针对相应保险产品缺失的问题,王琦认为,旅行社可以和保险公司进行更多的关于老年人出游的保险合作,切实地保护老年人的利益,让老年人不再因为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而放弃选择出游。此外,《报告》也建议景区和酒店应普遍增加便老服务设施(如轮椅、拐杖、医疗设施等),规范设置和完善配置老年人专用厕所、防滑垫、轮椅通道等。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