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上半年,重庆接待境内外游客约2.6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23.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73%和34.48%。
这组亮眼的数据与重庆成为“网红城市”紧密相关。去年年底,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1+16”政策体系,以加快全域旅游发展为统揽,涉及山水都市旅游提档升级、乡村旅游、智慧旅游等多个方面。该政策体系旨在让重庆成为一座“行千里?致广大”的旅游城市,把重庆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市委、市政府为推动旅游高品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部署、规划了路径,市财政局应声落地,积极发挥财政职能,该奖补的奖补,该撬动的撬动,为打造重庆旅游业发展升级版贡献财政力量。”市财政局产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打造旅游业发展升级版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配套。在硬件建设方面,景区景点及周边道路环境等硬件建设主要通过市场化运作及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等行动计划予以支撑。在软件配套方面,市财政局统筹整合市级财政资金,设立了5亿元的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旅游规划设计、旅游公共服务、品牌推广、市场拓展、人才培训以及乡村旅游扶贫奖补等。
据了解,市财政去年安排2亿元资金支持20个区县开展农旅融合发展试点,重点打造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森林旅游、乡村民宿、度假康养等乡村旅游模式。上半年,重庆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实现306亿元、增长25%。
同时,重庆市财政局还不断优化旅游专项资金的支出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扩宽旅游发展资金渠道,促进旅游“资金盘子”做大做强。在直接补助上,补助资金不得超过申报项目的总投资额的30%;在贷款贴息上,对旅游项目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一定的补贴,贴息期限最长3年;在以奖代补上,对列入国家级、市级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县以及旅游景区、酒店成功“升A添星”等给予适当奖补。此外,还支持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
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旅游专项资金采取因素法加项目法进行分配。同一企业同一项目原则上采用一种方式予以支持。近3年被列入重庆市信用信息应用平台黑名单及联合惩戒对象、受到财政违法行为处罚,以及存在按规定应退未退财政资金行为的企业(单位),不纳入支持范围。
此外,为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的引导作用,早在2014年,市财政局就设立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通过与海航、中信、盛景嘉成等合作,先后发起4支文化旅游专项基金,规模达51亿元,累计投资文化旅游项目14个,金额25亿元。 (张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