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下午,重庆市气象局与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山水之城·美丽之地”为目标定位,以“行千里·致广大”为价值定位,联合挖掘自然地理气候奇观和历史文化底蕴,匠心创建高品质标志性旅游品牌,打造重庆全域旅游发展升级版。
依据协议,双方将联合挖掘自然地理气候奇观和历史文化底蕴,深入挖掘丰富立体的气候资源,结合“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晚见江山霁、宵闻风雨来”“仙女瑟瑟衣、风梭晚来织”“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巴山夜雨涨秋池”等与天气气候有关的经典诗篇,营造重庆旅游的诗情画意;围绕“春赏花”“夏消暑”“秋观叶”“冬玩雪”,谱写重庆旅游的“四季歌”“二十四节气歌”;深入挖掘与天文地理、水文气象有关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北宋璧山县尉黄裳绘制的天象图、涪陵千年白鹤梁的水文气象历史价值、南宋钓鱼城保卫战蒙古大军战败的天气原因等,增强重庆旅游的历史文化厚重感;深入分析地壳运动的地质机制和风雨侵蚀的气候原理,增添重庆旅游的科技内涵。要联合创建重庆独占性标志性旅游品牌,按照国家气象公园的创建标准,重点针对长江三峡,深入挖掘云海、雪景、雾凇、彩虹、佛光等立体气候奇观,以及“涪陵千年白鹤梁、世界水文气象站”“三峡红叶醉、巫山云雨飞”等历史文化内涵,联合申报三峡“国家气象公园”;按照国家气候标志的创建标准,重点培育和挖掘1-3个区县的生态气候旅游资源,联合申报“国家气候宜居易游城市”;按照气候品质的国家标准,重点针对18个深度贫困乡镇的农产品,联合开展国家级气候品质论证工作;共同制定气象公园、气候标志、气候品质等市级地方标准,联合推出一批区县气象公园、气候宜居易游乡村和优质气候品质农产品。要共同打造旅游气象+大数据平台,融合气候资源、气象灾害、气象观测、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和旅游资源、规划布局、景点设施、游客流量、视频监控等基础信息和实时、预测等信息,推动旅游气象+交通、国土、水利、林业等旅游气象+大数据平台建设,促进全域智慧旅游云建设,推进旅游管理和服务智能化发展。要联合推进旅游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同塑造针对不同类别游客的高品质旅游服务产品,提供各气象要素的观测预报产品和人体舒适度、负氧离子、空气清新度等气象服务产品,联合开展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隐患排查和治理,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传播体系,强化旅游景区气象防灾减灾和应急能力建设。
双方还将共同推动形成旅游与气象媒介宣传合力,强化技术合作,联合打造有故事、有内涵、有底蕴的旅游宣传品牌,着力提升重庆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双方负责人表示,将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充分融合和发挥部门优势,切实落实协议的各项内容,并不断在合作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为打造重庆全域旅游发展升级版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