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市政协委员唐双福: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

2018-01-28 18:06:05  来源: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网  作者:黄卫东

当前,重庆的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较弱,服务项目少,药品不全等原因,病人无论大病小病都到大医院就医,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不堪重负挤。

为此,市政协常委、市农综办主任唐双福建议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增设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增强社区卫生服务软硬件设施,配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探索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双向交流代职机制,努力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当前存在三大问题

通过大量调研后,唐双福委员发现重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存在三大问题:一是诊疗项目单一。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只能完成一些常见内科疾病的诊疗,慢性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服务、残疾康复指导和康复训练等项目基本无法实施;二是诊疗设施薄弱。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硬件设施相对完善外,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硬件设施薄弱,只能打打针、输输液、做做雾化,缺少更多的检验检查设施和设备;三是医务人员匮乏。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部分医务人员由基层卫生人员转岗而来,规范培养的全科医生、护士、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比较匮乏,难以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得到全面有效实施。

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意义和作用重大

“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有效解决重庆城乡二元化结构明显这一特殊市情下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维护需求。”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唐双福委员非常肯定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意义和作用。

唐双福委员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实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主体,承担着辖区居民预防保健、全科医疗、妇幼保健、康复治疗、健康教育、计划免疫、计划生育指导为主的“六位一体”服务职责,担负着保障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任。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虽然承担着辖区居民基本诊疗服务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要责任,也方便实惠,但仍存在设备差,没有好医生,好多病看不了,居民对社区医院有需求但信任度不高的问题,导致患者不太放心,多数人仍然选择去大医院。

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呢?唐双福委员提出了的三大建议:

社区医疗机构要办出特色

唐双福委员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对‘六位一体’服务职责准确定位,结合群众社区内实际医疗服务需求,找准属于自己的空间,才能更好地发展。”

——增设季节性卫生防病综合培训项目。针对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和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治疗,定期组织防病知识宣传和咨询,既能有效缓解居民一有病就往大医院跑的尴尬,又能有效增强社区医疗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

——增设老年人养生与健康的培训咨询。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容易患上各类疾病。医疗服务机构定期召集社区老人,针对大家关心的健康问题进行现场咨询,定期为大家免费测血压、血糖等,既让社区老人了解自身情况,也让老人感受到更多的社区卫生服务。

——增设儿科常见病的预防咨询和治疗。除了现在定期预防接种外,可针对儿科常见疾病,尤其是手足口病、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等症状与流感相似的呼吸道传染病,组织防病知识宣传和咨询,势必会增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信任,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居民心中的地位;四是能够为患者提供康复和理疗服务。分两个层次,一个是针对残疾康复指导和康复训练开设相应项目,一个是针对居民平时的康复理疗需求开设项目。

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

一是从政策上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渝办发〔2007〕196号)颁布实施已十年,已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无法有效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建议修订完善;二是切实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硬件设施。既要确保“六位一体”服务职责能够得到有效的硬件支撑,又要确保居民检验检查的费用不升高。同时,要提升服务水平,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居民才会乐意到社区看病就医;三是进一步规范双向转诊机制。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双向转诊的标准、制度和监督机制,提高双向转诊一体化程度。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各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挂钩帮带机制,通过对口帮扶和技术援助,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水平;二是建立完善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双向交流代职机制,大医院医生采取代职的方式到社区医疗机构工作,社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采取进修的方式到大医院工作;三是加强社区医务人员的礼仪与服务意识培训,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就医权。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