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推动高质量发展”记者会召开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01-27 23:00:28  来源: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网  作者:曾思洁

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网讯 记者曾思洁 今(27)日下午400,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首场记者会于人民大厦召开。记者会由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屠锐主持,市经信委主任陈金山、市科委副主任梁震、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参会并分别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情况进行主题发言。

陈金山:工业经济发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17年,全市经信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市工业经济总体实现平稳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创新发展氛围日益浓厚。全市规模工业增长9.6%,高于全国平均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8.9%,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3.7%。预计规模工业利润增长20%左右。

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速。全年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增长32.6%。工业企业技改力度进一步加大,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预计达1617亿元、增长19.6%,占工业投资比重27.5%。实施百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推进计划,推动康宁玻璃基板、中光电触控显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集成电路提档升级,ADC芯片设计全国领先;液晶显示基本形成玻璃基板到终端显示的全产业链;工业机器人初步形成研发、整机制造、系统集成、零部件配套、应用服务全产业体系。物联网基本形成硬件制造、系统集成、运营服务“三位一体”全产业生态体系。特别是,智能网联汽车产量增长38.9%,达12.8万辆。

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进一步加强。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契机,大力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传统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目前我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53.8,高于全国2个点。去年我们着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投入财政资金3000万元,支持22家传统制造业企业改造升级,改造完成后,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7.2%、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21.8%、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12.5%、能源利用率平均提高8.4%,显示出了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的良好效果,取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到进一步落实。预计2017年全市规模企业研发投入280亿元,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05%。同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健全研发准备金制度,备案企业794家,备案金额281亿元、增长41%。着力提高企业研发能力,新组建7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新增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累计7家;全市有研发活动的企业1500家,设立研发机构的企业1200家,分别占规模企业总数的21%17%。长安汽车掌握智能互联、智能交互、智能驾驶3大类、60余项智能化技术,初步具备HA(高度自动驾驶)智能汽车生产能力。中科云丛人脸识别技术全国领先。

2017年,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产业升级发展的态势进一步向好,企业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为重庆推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梁震:201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19.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要求我们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

过去的一年,全市科技创新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创新治理体系,着力强化创新发展的技术、资本、创新生态三个关键支撑,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取得较快进展。201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19.1%;专利授权量达到3.4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1件,同比增长28%左右;年度培育入库科技型企业3465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83家,均创历史新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5.7%,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9%。我市区域创新能力和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8位、西部领先。

汤宗伟:高质量发展工作“初战告捷”

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更是两江新区内生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两江新区成立7年多以来,在高质量的发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初战告捷。主要体现在初步迎来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新经济加速成长,这样一个比较良好的局面。

两江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工作可以从以下七组数据得到体现:一是三次产业的变化情况,新区的一产占比从1.7%变为了0.8%,二产从52.8%变为了48.5%,三产从45.5%变为了50.7%。这几年一、二产都在逐步下降,三产在比较快地增长;二是万元GDP的能耗下降,由过去的每万元0.5吨左右的标煤,现在变为了0.3吨;三是研发经费占GDP的投入提高,由过去不到2%变为了去年的3.8%;四是工业劳动生产率,由前几年的每人每年大概24万变为了接近36万;五是利税率,提高了两三个百分点;六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占比,由过去很小的2%3%,变为了26.9%,今年我们会突破30%;七是高新技术企业由过去的67家变为了现在的244家。

在高质量的发展上两江新区这几年来围绕一个主题、瞄准两大领域、选定三大路径、抓住四大关键,对应国务院赋予两江新区的五大定位。

“两大任务”:一是产业要高质量发展。二是城市新开发的建设要高质量发展。因此称为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

“三大路径”:第一个路径,转变发展方式,体现在“五转”上。首先是转变开发的模式,由过去盲目的引进项目,转为基地化、垂直化的整合发展和产业链的招商;二是在产业的结构上由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转向了高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是在产品的结构上由比较低技术的附加值转为了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四是在经济效益上由高成本、低效益向低成本、高效益进行了转变;五是在生态环境上转为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

第二个路径,优化经济结构,我们进行了五个方面的优化。一是产业结构的优化。两江新区强调的不是简单的“退二进三”,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以内,至少我认为还有五年时间,我们是“壮二强三”,首先是要继续做大工业,在这个基础上来壮大三产。二是区域结构的优化,我们仍然坚持“一心四带”的空间布局。三是产业结构优化,那就是要由产业的末端走向附加值的高端,由硬体为主转为软硬结合的发展。四是引进外资企业为主。

第三个路径,转化增长动力。传统的动力指的是“三驾马车”,而我们按照中央的部署,两江新区在转变增长的动力上更突出消费引领加供给侧的创新。

“四大关键”:一是高起点谋划;二是高标准建设;三是高门槛准入;四是高水平制造。

“五项标准”:主要是检验两江新区是否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标准,是围绕国务院对两江新区的五大定位,是不是能够实现国务院赋予两江新区的内陆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我们说的“两地两中心”以及内陆开放的门户,这就是检验两江新区是不是取得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最大标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