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黔江区政府获悉,为优先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等突出问题,全区从优化流域生态空间、源头节约用水、保护良好水体、治理污染水体等方面,系统防治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
强化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开展饮用水源全过程监管。加强小南海水库、洞塘水库、城北水库和太极水库4处城市饮水源地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和保护,开展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进行城市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开展小南海水库、洞塘水库、城北水库、太极水库和老窖溪水库清漂。加强对水源地保护区内的监督巡查,开展对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及污染源整治,确保城市饮用水安全。
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饮用水安全。建立完善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完善饮用水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全区饮用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自2018年起,采取网络、大众传媒等方式将小南海水库、洞塘水库、城北水库和太极水库(在建)4处城市饮水源地安全状况信息向社会公开。
开展乡镇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强化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开展全区9个新增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工作,主要包括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规范设置标识标牌、排污口及污染源整治、水源涵养林建设等。2016年底前完成全区9个新增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水质达标比例达90%以上。
推进不达标水源地整治,保障乡镇饮用水安全。推进乡镇不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污染综合整治。排查水源地内生活污染源、面源污染源,加强生态涵养林建设,到2017年,黑河沟黄溪水厂水源地在内的8处水源地达标;到2020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
严格落实防渗处理项目,推进全区地下水污染防治。严控地下水超采,提升地下水环境监测能力、落实取水井封井回填。到2017年,全面完成下坝、白家湾等35个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为双层罐或建设防渗池的整治任务。其中,2016年底前完成18个。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孙淑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