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两城同创”开展以来,为了让市民 “舌尖上的安全”得到保障,黔江区进一步加强了农贸市场综合整治。农贸市场综合整治作为黔江“创卫”达标的重点、难点,在各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配合下,目前整治已初见成效。
市场干净整洁
17日一大早,记者在城西街道水井湾农贸市场看见,前来买菜的市民络绎不绝,但整个市场井然有序。市场内干净整洁,随处可见的保洁人员和劝导人员在市场内外进行清扫与劝导市民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在市场入口上方还张贴着市场管理制度和市场管理人员的照片以及联系方式。
蔬菜摊主向云长告诉记者,现在每一个摊位都配套设置了垃圾桶、垃圾袋,要求商户规范经营行为,杜绝乱丢乱弃的行为。环卫工人每天不定时来收垃圾,清运非常及时。污水管道整治后排污再也不用担心会堵塞,环境卫生、经营秩序都纳入常态化管理,菜市场的整体形象得到了很大改善。
区域划分清晰
各个农贸市场的入口处张贴了市场功能分布图,水产区、活禽区、鲜肉区、蔬菜区等看上去一目了然。走进下坝农贸市场,过道宽敞整洁,地砖、台面砖铺设有序,严整通达的自由贸易区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固定摊位的蔬菜区、鲜肉区、熟食区、以及副食品区域等功能分区规范有序,且布局合理;每个摊位上面都挂有标志牌、营业执照、健康证,整个市场看上去敞亮、大气。
“现在的农贸市场规范有序,就算不熟悉,看到这些标识就晓得要买的东西在哪里了。现在逛农贸市场,跟逛超市的感觉没什么两样。”前来买菜的郑仁碧老人对升级之后的农贸市场连连称赞。
“农残快检”全覆盖
记者在水井湾农贸市场的食品快检室看见,工作人员正对一蔬菜样本进行抽检,通过一些试剂和试纸的检测,蔬菜农残一目了然。一些市民买了菜也直接找到快检室,免费送样检测。检测人员把当天抽检的蔬菜、水果工作单张贴在公示栏上,以供市民了解。
据悉,为了确保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水果不进入百姓餐桌,黔江食药监分局要求各农贸市场按要求,在市场内建设快速检测室,落实专人每天对该市场内销售的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是否超标进行快速检测,并将快检结果在市场内醒目位置公示。
据了解,目前黔江已有8个农贸市场完成了快速检测室的建设。
熟食摊区更规范
“现在的菜市场看起来干净多了,苍蝇、蚊子、灰尘都少了,显得卫生多了,并且基本上看不到乱丢乱弃的现象了。”让市民杨女士印象最深的是熟食区,不仅设有垃圾桶,还用风格统一的橱窗将每一个摊位隔离开来,形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熟食区的商贩们统一着装、统一穿戴口罩、手套等卫生用品。
据了解,所有农贸市场为所有熟食经营者统一制作“三防设施”和广告牌,每个摊位“三防设施”统一采用不锈钢架,钢化玻璃加纱窗的罩与外界隔离,另外还在“三防设施”的醒目地方设置亮出《重庆市食品生产经营备案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的设施,便于亮证经营。
目前已有6个蔬菜市场完成“三防设施”制作,共完成218个摊位,投资62余万,已免费配备加盖的垃圾桶180余个。
活禽区相对独立
记者在各市场看见,改造后的活禽区相对独立,与其他经营区域用玻璃隔开,地面和墙面都贴上了瓷砖,一眼望去整洁靓丽。活禽区活禽摆放、宰杀和销售“三分离”,还设置污物(水)处置和消毒设施,对废弃物实施规范处理。
“活禽交易区集销售、宰杀功能为一体的全封闭透明式营业房,内设多个商位,并配有通风、排水设施和清洗水池、操作台、垃圾收集设施,室内空气新鲜,无异味、臭味传出。”区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强化活禽销售市场的卫生管理,目前已设立相对独立的经营区域,按照动物防疫要求,实行隔离宰杀,落实了定期休市和清洗消毒制度,对废弃物实施规范处理,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
健康证持有率达100%
走进每个农贸市场,都会看见在每个摊位上都张贴了不少证件。
据了解,为保证市场食品从业人员持证备案经营,市场开办者明确告知市场内所有食品经营者,必须持有许可证或备案证才能为其提供摊位或场地。与市场开办者主动联系,由市场开办者为市场内的熟食经营者免费提供身份证、健康证复印、统一出据摊位租赁合同。
在所有蔬菜市场的显著位置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市场监管人员的照片,投诉举报电话,农药残留检查结果公示栏等内容统一公示。确保食品的可追溯,保障市民健康安全。到目前为止所有农贸市场的熟食经营者健康证持有率达100%,《重庆市食品生产经营备案证》已达到100%,有固定门面的食品经营者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达100%.
(记者 王巧西 )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孙淑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