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2016港澳媒体高层人士赴渝参访周黔江行”参访团来到黔江区,在参访活动中,黔江脱贫攻坚的发展路径、优美的自然生态资源、淳朴的民族文化元素、卓有成效的绿色发展体系,吸引了参访团媒体人士的目光,实地感受到黔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
一天的行程中,参访团成员分别参观了黔江农业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开发,并领略了原汁原味的土家民俗文化。每到一地,参访团成员都仔细观看现场成效,认真记录所见所闻,为黔江的发展变化发出由衷赞叹,让我们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澳门中联办文化教育部部长徐婷:“黔江的生态保护做得很好”
澳门中联办文化教育部部长徐婷说,港澳传媒界来到重庆、来到黔江,主要是想亲眼看、亲耳听,把这里的情况向港澳的读者朋友介绍。经过一天对黔江几个点的采访,收获是很大的,最深的一个感受就是黔江的生态保护做得很好,而且把这种生态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结合了起来。
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主席、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兼文汇报、大公报社长姜在忠:“山美、水美、景致非常壮观”
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主席、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兼文汇报、大公报社长姜在忠说,到黔江第一个印象就是风景太秀美了、太漂亮了。这个参访团的同事,有不少人来过好几次重庆,但是到黔江还是第一次。相比其他地方,在自然风光、旅游资源方面给大家的印象非常深刻,可以说是山美、水美、景致非常壮观。
在小南海十三寨,我们看到民族婚嫁这个节目并参与其中,感觉非常原始,但是也非常吸引人。这让我想到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黔江有这么好的自然风光,这么好的农业项目,有这么好的民族风情,我相信将来这个地方的旅游业会有很好的发展。
这次来,其实大家都带着这样的问题——重庆发展得这么快,有没有付出环境的代价、生态保护得怎样?我们看了以后,觉得答案找着了,那就是,重庆的生态保护得非常好,既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保持了良好的生态。
香港商报副总编辑罗兴辉:“黔江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样板”
香港商报副总编辑罗兴辉说,此行很有收获,对黔江印象很深刻。这次香港、澳门有20多家新闻单位、主流媒体来到黔江,经过一天的采访,很多记者都感到很震惊,特别是仰头山现代农业示范区让人眼界大开,关于怎么来扶贫、怎么在农村贫困地区来扶贫的问题,我们今天看到了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做法,就是保护的同时能够利用良好的生态条件来发展,形成良性的互动,这是着眼长远的现代发展理念,黔江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样板。我想,这次我们这些同行会把这些信息向港澳地区、向海外华人推介出去,让外面的人看到崭新的黔江。
新华澳报采访部主任刘绍满:“黔江的土家文化特色保持得很好”
新华澳报采访部主任刘绍满说,我是第一次来到黔江,我的感觉是这边的环境非常好,文化、风景、环境保持得非常好,特别是这个土家族文化特色保持得很好,让人印象深刻,流连忘返。黔江人应该把这种文化旅游的特色向外推广,带动当地文化旅游的发展,相信会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来到这里,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澳门电台记者郑裕华:“应该推广黔江扶贫的方式”
澳门电台记者郑裕华说,我们在仰头山现代农业示范区了解到黔江扶贫的很多信息,通过猕猴桃这类高端水果的种植,去帮助一些农民提高他们的收入,这在农村应该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应该得到继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