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费玉琼 文/图)“我种植了8亩左右的桑园,新建起了一个90多平方米的养蚕大棚,去年仅养蚕的收入达几千元,空闲里我还可以在大棚里养点家禽,年收入能上万元。”近日,黔江区濯水镇双龙村村民杨正康对记者讲起了“养蚕经”。
杨正康说,他家去年每个季度养了4张蚕,产茧600多斤。今年新栽桑园增加了1亩左右,计划每个季度养蚕5张,而原本已有一个45平方米的养蚕大棚,由于修建时未达到设定养蚕大棚标准,去年影响了蚕的成活率和产量,最终效益也大打折扣。于是,今年按标准新建了90余平方米的养蚕大棚,为今后养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刚好今年新增了栽桑面积,等新建大棚后期全部完工,再把已有的大棚进行修整利用,迎接春季养蚕。”杨正康说,新建的养蚕大棚主体建设已全部完工,且已通过镇上的验收,目前,剩下的工作就是对养蚕大棚进行铺网等。
现在种桑养蚕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黔江区把栽桑养蚕作为富民的重要产业支柱,为加快建设优质蚕茧基地的目标,不断加大对养蚕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养蚕设施建设实现一年一个新台阶,今年,根据新建设施要求与产茧量相结合,按规定每增加200担蚕茧新建一个共育室,每增加2.5担蚕茧新建一个养蚕大棚。并且确保新建养蚕设施必须能当年投入使用。同时,每个乡镇还抽调蚕茧站技术人员,从养蚕大棚的建立到最后产出蚕茧,技术人员全程为蚕农提供免费技术服务。
从目前统计的情况看,今年21个养蚕重点乡镇计划新建养蚕大棚2322个,现已动工1287个,完工793个,计划新建小蚕共育室36个,现已动工18个,完工5个。
同时,还切实加强对春季桑园的管理工作,今年仍按照2015年春季实际交售茧量,按每公斤产茧财政补助4元、蚕农自筹4元的标准将肥料款交乡镇,由乡镇统一交区蚕业公司,区蚕业公司按每公斤蚕茧8元的标准统一采购蚕桑专用复合肥调运到乡镇。据初步统计,全区组织的蚕桑春管肥料有1426吨(其中政策性补助肥料1146吨、部门帮扶285吨),并要求于3月底前调运结束。这些惠民措施的出台,有力地调动了农民养蚕致富的积极性。
编辑:豆豆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