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黔江区冯家街道马林新村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点村民杨绍二一脸喜悦。他说,从高山上搬到了马林新村,家里的变化是一年一个样。现在不仅交通方便,就是日常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改善,每天心情愉悦。
提前完成搬迁任务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是重点民生实事之一。截至今年10月,全区已累计建设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94个,建成64个;全区累计搬迁3.83万人,提前并超额完成3年搬迁任务;累计搬迁贫困人口1.74万人,贫困人口搬迁比例达45.4 %;累计开工住房面积157.8万平方米,竣工住房面积149.3万平方米;新确定133户420人兜底搬迁;前10月完成搬迁8274人,其中贫困人口搬迁3611人,兜底搬迁102户362人。
改变群众生活环境
近年来,全区稳步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多方筹集资金,抓好集中安置点、配套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解决了搬迁老百姓出行不便、生活单一、就业保障等难题。
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很多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首先是源于居住条件的改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不仅是对居住地的迁徙,更是要彻底改变困难群众落后的生存条件。全区在对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点加强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丝毫也没放松对安置点的文化生活设施建设。很多农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上网购物,如今在很多安置点极其普遍。濯水镇濯水社区居民张晓红就是典型的例证。如今,她不仅学会用电脑上网查资料购物,还是安置点的坝坝舞组织者。
“四项”举措强力保障
据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区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狠抓基础、建设、示范、管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动员和引导有搬迁意愿的贫困户搬迁,及时签订搬迁协议,建好贫困人口搬迁数据库;严把搬迁对象审核关、集中安置区选址关、建设用地和建房标准审批关、项目资金关,及早启动安置房建设和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后续产业发展等工作;集中支持贫困村市级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示范点配套建设和产业培育,提升水田石郎等市级贫困村示范点建设,加快建设白石安山等市级示范点,整合特色效益农业、蔬菜专项等项目资金1877万元重点投入贫困村集中安置点产业发展;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民田间学校等,引导搬迁农户转变传统观念,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编辑:豆豆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