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黔江区按照保供给、保增收、保安全、保生态要求,全区畜牧产业以规模养殖场竞建、精准脱贫为抓手,以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为引领,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全区连续9年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
产业布局不断优化。2016年在适养区通过竞建发展母牛繁育场、中蜂种场、新建生猪规模场、肉牛集约化场、山羊场、蛋鸡场、林下养鸡场、肉兔场等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场20余家,示范引领全区规模养殖发展。生猪产业已成为全区农业三大骨干产业之一。支持落地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重庆六九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E板挂牌。大力推广黄牛冻配改良、山羊杂交改良技术,全年配种改良生猪14万窝,改良肉牛0.5万余头、山羊1万余只,创收能力进一步增强。以肉牛为主的特色效益畜牧业不断壮大,促进了以肉牛为主的草食牲畜产业快速发展。2016年以来,黔江区30个贫困村新发展生猪2.69余万头、肉牛0.22万余头、山羊0.92万余只、家禽16.04万余羽,畜牧业成为贫困户稳定增收的重点产业。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深入实施。全面完成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大幅提升服务技能,扎实开展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严格调运监管和防疫监管,不断完善工作考核机制。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常抓不懈,全力确保居民舌尖上的安全。全力抓好饲料兽药投入品的监管工作、好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助推兽药经营可追溯体系建设,完成2家试点经营企业的注册和试运行;积极开展瘦肉精监测,深入开展“动物卫生法规制度全面执行年”活动,实行牛定点屠宰管理;不断夯实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兽医体系建设。
科技支撑体系不断强化。依托科研院校,深化校(院)地合作机制,构建技术支撑体系,科技支撑体系不断强化。组建重庆市生猪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搭建繁育、养殖、加工、运输、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平台。实施市场信息建设项目,提高畜禽养殖智能化水平。黔江区畜牧生产技术推广站荣获全国2016年基层畜牧(草原)技术推广示范站、全市2016年度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先进单位、全市2016年度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不断加强。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引导规模养殖场增加环保设施投入,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环保“四清四治”专题培训,制定技术路线,因户施策开展畜禽规模场环保“四清四治”工作,完成养殖场整治154家。全区养殖场办理环评相关手续106家,为全区部分规模养殖场配备了111台固液分离机,69原种猪场投资近千万元建设粪污综合处理系统,通过了市环保部门的验收,成为全市养殖业环保示范工程。(记者 罗跃)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