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中元村
石会镇中元村,是“十一五”期间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易地搬迁扶贫新村。道路整洁,特色民居错落有致。这里不但风景秀丽,还可四季赏花,品尝农家特色菜,登羽人山赏景,池塘体验垂钓,蔬果采摘取乐。新村还建有占地200多亩的集餐饮、垂钓、休闲为一体的“开心农场”,玩现实版QQ农场,体验农村乐趣。(详见武陵都市报2016年10月17日05版)
C2.罗家堡
石家镇罗家堡农民新村,掩映在绿荫之中的特色民居。村民在干净整洁的人行道上散步,说着家长里短,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喜悦。整个村子呈现出一幅现代文明与古朴农村交相辉映的“微田园”画卷。据介绍,罗家堡依山傍水,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旅游资源,并紧邻彭水县,对发展观光旅游业有一定的优势。(详见武陵都市报2016年10月18日 11版)
C3.三塘村
白土乡三塘村是当地政府通过高山生态移民搬迁政策,陆续引导当地57户高山群众到交通便利的三塘盖移民新村居住,并将高山生态移民搬迁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让不少搬迁群众搭上了“旅游致富车”。
目前,三塘村长莲池乡村旅游接待中心已建成,并完成了水、电、路改造,硬件设施建设及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已培育了乡村旅游接待示范户17户,实现接待游客20000人次以上。 (详见武陵都市报2016年11月15日 11版)
C4.桂花园
桂花园安置点位于金溪镇望岭村6组,是金溪镇着力打造的示范搬迁点,也是黔江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示范点。桂花园不仅注重环境卫生,还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三通一平”、便民桥、污水处理厂、河堤等保障性设施建设,推进便民超市、农家书屋、文化活动等村级服务设施建设。广场为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场所,医务室、超市、幼儿园、篮球场一系列配套完备的基础设施,让高山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搬迁带来的实惠。 (详见武陵都市报2016年11月23日 11版)
C5.亲和家园
黎水镇华阳社区“亲和家园”农民新村,占地约29亩,建筑总面积达1000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1300平方米。楼房漂亮、广场宽阔、道路整洁,农贸市场、灯光球场、文化广场及健身场所等功能齐备,住着100户黎水镇高山搬迁户,以及湖北省利川市文斗乡和沙溪镇、咸丰县活龙坪乡多地村民,这也是这个农民新村的一大特色。(详见武陵都市报2016年11月26日 05版)
C6.冯家场安置点
冯家场安置点位于阿蓬江镇石合村一组的319国道边,是阿蓬江镇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一个集中安置点。安置点左上方一条公路直达酉阳县城,左下方一条公路直达酉阳县的苍岭镇,右边的一条公路直达黔江区阿蓬江镇。这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独特,是阿蓬江大峡谷、石泉古苗寨、菖蒲大草原的必经之路,乡村旅游发展地。(详见武陵都市报2016年12月07日11版)
C7.下院子
下院子坐落在黔江区黄溪镇黄桥社区6组,居住着21户人家100多口人。一条平整宽阔的水泥路,从黄(溪)黎(水)路直通位于半山间的下院子,并连接着院子的每户人家。院子的尽头是一块宽阔的大操场,平整而洁净,操场两端安置有篮球架。住户周围除了整洁的院坝、道路外,大多是茂密的树木和绿色的菜园,一派田园风光。(详见武陵都市报2016年12月13日11版)
C8.中河生态农民新村
中河生态农民新村位于白石乡中河社区1组,统一的建筑风貌,干净整洁的街道,四季常绿的行道树。新村还建有1800多平方米的健身广场,各种健身设施俱全,供新村居民健身娱乐。新村街道还安置了40多盏太阳能路灯,方便居民夜行。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上网宽带和电视闭路线。 (详见武陵都市报2016年12月17日05版)
C9.曹家河安置点
阿蓬江镇曹家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位于大坪村1组。建筑风格统一,雅致大方,交通便捷,院落整洁。公共设施较为完备,建有娱乐健身场所,小区增设了健身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建起了阅览室和娱乐室,从而丰富了村民的娱乐文化生活。(详见武陵都市报2016年12月22日11版)
C10.回龙新村
马喇镇回龙新村,是当地政府近几年来打造的两个新村之一,新村居住着126户从高山搬下来的村民。村民们吃上了自来水,安装了闭路电视。回龙新村占地达22亩,新村按照统一风貌规划,在街道两旁建设了新居,一条宽达10米的白油路中心街,平整而洁净,街道两旁是3米宽的人行步道,步道上还栽植了四季常青的绿化树。 (详见武陵都市报2017年1月12日06版)
C11.石郎新村
水田乡石郎新村,一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直通村尾,道路两旁是整齐划一的小洋楼。两侧的人行道上十分整洁,栽种有用于绿化的各类树木,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有村内照明用的太阳能路灯。除此之外,群众文化广场、建设器材等也一应俱全。在新村内,还分别设置了文化宣传、文明用语等宣传栏。(详见武陵都市报2017年1月19日06版)
C12.凤池新村
凤池新村,是鹅池镇统规自建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新村,新村规划安置200户825人,目前已安置162户636人。自高山村民搬进新村居住后,生产生活条件的巨变,给村民们带来了无穷快乐。在新村居住的村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村组,但他们搬到新村后,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不分彼此不分亲疏,邻里互帮和谐相处。(详见武陵都市报2017年1月21日08版)
C13.中坝家园
冯家街道中坝家园,紧邻阿蓬江,319国道、渝怀铁路穿境而过。其依托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阿蓬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如今已成为当地人眼中的临江“别墅区”。文体广场、农家书屋、社区娱乐室、标准车位、环江自行车道……最有特色的是,中坝家园已有48户居民将自己家的家风家训写成对联,挂在自家的门口。 (详见武陵都市报2017年2月9日06版)
C14.水市社区
水市乡水市社区,现代的小区、大气的广场;洁白的栏杆,干净的座椅;一池碧水倒映着青山,各条长街与蓝天相映;处处鸟语花香,让人心旷神怡。虽然位于高山大盖,但立体型气候显著,有“高山上的香格里拉”之称。此地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该乡掀起了改善集镇面貌、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热潮。(详见武陵都市报2017年2月11日07版)
C15.凤凰新村
凤凰新村坐落在杉岭乡林峰社区2组,占地95亩,建筑面积达到46528平方米,计划安置高山村民230户,目前已入驻107户。新村楼房漂亮,街道和人行道宽阔整洁,门牌规范。新村建起了文化广场、健身场和公共服务中心,供水、供电、闭路、宽带等设施齐备,污水管网到点到位。新村还规划设计了中心示范幼儿园。 (详见武陵都市报2017年2月14日06版)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